第86部分(第3/4 頁)
流的小野三郎出場。
小野三郎倒也不怯場,拿著手中的寶刀快速走出。
當年,上泉信綱創立了新陰流,而將新陰流劍技發揚光大的,則是上泉信綱的弟子柳生石舟齋宗嚴。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嚴曾先後仕官於三好長慶及織田信長,後託病辭官而潛心研究劍法。
在得到上泉信綱的傳授後,將鹿島新當流與戶田一刀流融合於新陰流劍技中,創立了新陰流的最大的一個分支——柳生新陰流。此後宗嚴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嚴(柳生十兵衛)將柳生新陰流加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陰流成東瀛劍術流派之一。
而一刀流也是可以和新陰流平分秋色的門派。
傳說一刀流的始祖、伊東一刀齋景久曾隨鍾卷自齋學習劍術。
據說鍾卷自齋學的是富田流,但教伊東一刀齋劍術時,並沒有拘泥於某個流派。為了方便,便稱此為鍾卷流。不由得令人這樣想:在劍術流派的創生期,與系統化了的劍術相比,其中心更在於實戰中形成的自己的風格,以及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心得體會互相交流的一人一派式的劍術。
蒙古襲來(元歷1274年——1281年)時日本人所用的刀,砍擊數次後就彎曲、折斷,甚至變得完全砍不動。名匠五郎正宗吸取經驗教訓,終於苦思出了用軟鐵包硬鐵的鍛鐵製法,製出了不彎曲不折斷、刃口不易裂斷的日本刀。
伊東一刀齋跟隨鍾卷自齋學的有妙劍、絕妙劍、真劍、金翅鳥王劍、獨妙劍五樣。這五樣叫做“高上極意五點”。與其他一刀流的劍法不同,這五樣留存有濃厚的古風形跡,是模仿了戰國時代的甲冑劍術。這之後編創出的劍法有〃払舍刀〃。伊東在京都,爛醉之後被躺在身邊的女子奪去了刀,又被蚊帳外的強盜襲擊,這時候編出了這一招。
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神子上典膳)跟隨伊東一刀齋學習了“高上極意五點”和“払舍刀”,打敗了兄弟小野善鬼,之後,新增了自創的招式,組成了大大刀五十柄的組太刀,奠定了一刀流的地位。與柳生神陰流一起被選為德川家的指導。順便說一下,小野的姓不是小野善鬼的小野,而是隨的母姓。
之後小野派一刀流因為某些原因傳給了津輕家與小野家兩方。小野家一時以“宗家”自命不凡,津輕家則傳承了正確的招式。
小野家的小野派一刀流的分派,中西忠太子定開創的有“中西派一刀流”(也稱中西派),由此派生出的有有名的千夜周作的“北辰一刀流”、山岡鐵舟的“無刀流”,還有雖不甚著名但也是同時期優秀學生的寺田有孚(也說是叫宗有)的“天真一刀流”。中西派的正統傳給了高野佐三郎苗正。
小野三郎承襲了一刀流的正統,將妙劍、絕妙劍、真劍、金翅鳥王劍、獨妙劍融會貫通,在前人的払舍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建立了新払舍刀法,手段辛辣,詭異比伊藤賀要高明的多。
柳生三郎與小野三郎這就天龍寺大雄寶殿一戰,看成東瀛武林近五百年來的驚世之戰!堪比當年西門吹雪與葉孤城決戰紫禁城之巔!
但凡高手之間的對決,高手總是會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當年,西門吹雪與葉孤城在紫禁城決戰,稀里嘩啦地說了一大堆,說的陸小鳳等看客都快昏昏欲睡了,但比試一旦開始,便將劃破寂靜長夜,名留青史!
柳生三郎和小野三郎之間的比試也是如此。
小野三郎首先說話,只聽得小野三郎道:“柳生君,你是我一直想要打敗的武士,今天能有這個機會,我覺得很榮幸。”
柳生三郎道:“小野君,你是東瀛武林的後起之秀,其實也是東瀛武林的中流砥柱。我窮盡一生,未逢敵手。雖然落得個刀神的名號,但一直不滿意。一刀流刀法,向來是我想要切磋的,能夠與小野君這樣的一刀流宗師比武,我也感到非常的開心。”
小野三郎笑了笑,道:“當今的東瀛武林,一直圍繞著新陰流和一刀流爭論的喋喋不休,這些年來,由於你行蹤飄忽不定,我也未能與你一戰高下。今天,就讓事實證明,新陰流和一刀流到底孰高孰低吧?”
柳生三郎搖頭道:“話不是這麼說的。小野君,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今日我與你的比試,只是代表我個人之戰而已,並不能代表新陰流流派。我若是輸了,死在了你的刀下,我門下的弟子,不會找你報仇,我這把陰流武士刀也會交由你來保管。”
小野三郎讚道:“柳生君果然是爽快人。我若是死在了你的刀下,我門下的弟子也不會去找你報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