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的貨物。應是估計錯誤,還是打消念頭吧。值此天氣放晴、風平浪靜之際,正是駕船放洋的好時光。如若停留不去,我等將獲重罪。我和您“無冤無仇”,豈忍坐視我遭此不幸?信的結尾說:“務祈速掛帆開往,俾我等免於重咎。”
這完全是一種哀訴,很有點像求雨時致天帝的祈禱詞。
阿美士德號在福州的重點是進行商業上的調查,其次才是軍事偵察。
茶葉一向是英國主要的進口商品。而福州是茶葉的集散中心。如果直接在福州購買茶葉,比在廣州每擔(一百斤)要便宜四兩銀子;而且茶葉在福州可以經常保證大量供應,不必擔心缺貨。——林賽等人瞭解了這些情況,另外還詳盡地調查了英國商品在福州的市場情況等。
阿美士德號達到目的後,優哉遊哉地離開福州出航了。
福建巡撫魏元烺卻洋洋得意地上奏說:
……率同舟師,示以聲威,尾追驅逐,該夷船於十八日由東北外洋遠颺無蹤。……
這完全是撒謊。說起來好像是要人家滾蛋,用武力把人家趕走的,其實是拱手禮拜,求人家撤走。
2
廈門的陳化成和福州的魏元烺都把夷船長期停泊說成是由於天氣的原因。浙江也是如此。
阿美士德號離開浙江後,直奔上海。從江南洋麵進入吳淞口是六月二十日。第二天——二十一日到達上海。
林賽給地方長官發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敘述了近百年來中英貿易發展的狀況,宣傳了開港的好處。
當時的蘇松太道是吳其泰。他用老一套的官僚語言答覆說: 本地一向禁止對外貿易,快去廣州進行交易吧!
可是他在信中使用了“夷商”一詞,林賽抗議說: 無法忍受此種凌辱。這是有關本國體面的事。大英帝國不是夷國,是一般的外國,云云。
對此本來可以置之不理,而吳其泰卻說什麼“夷”並不是貶詞,是“外國”的同義語,還鄭重其事地引用了孟子的話:“舜乃東夷人也。”
舜是中國最大的聖人。
阿美士德號也有一個漢籍癖的傳教士歐茲拉夫。他在第二次抗議信中引用了蘇東坡的話:“夷狄不應以中國之治治之。”
這是帶著輕蔑的意思來使用“夷”字的例子。
吳其泰沒有辦法,儘管覺得可恨,還是讓了步,把“夷商”改寫為“該商”。他嘆了口氣說:“偏偏在總督、巡撫都不在的時候,這倒黴的夷船闖進來了!”
兩江總督陶澍在江寧(南京)。江蘇巡撫林則徐已經在二月任命,為什麼還不來上任呢?
清朝的官制以相互鉗制為基礎。例如中央政府的行政機構六部,均任命滿漢尚書各一名,即每個部都有兩名大臣。地方官也是如此,各省有巡撫一人,但在巡撫的上面,一省或數省重疊設定一名總督。
斷章之一(3)
江蘇省也有相當於省長的巡撫,此外還有管轄江蘇、安徽、江西的兩江總督。
總督陶澍正急急忙忙趕赴上海,巡撫林則徐也由山東進入江蘇。
不過,林則徐到達上海不久,那麻煩的夷船像是把他等到了就揚帆開航了。
巡撫到任是七月五日,阿美士德號在上海停靠了十八天,於七月八日離去。
兩江總督與江蘇巡撫聯名上奏的表文中說:
……望見沿海一帶塘岸,佈列官兵,頗露惶懼。……伊等已經悔悟,不敢再求買賣。現值風狂雨大,實在不能開船。只求俟風色稍轉,即速開回。迨六月十一日(陽曆七月八日)晚間,風色稍轉西南,即促令開行,該夷船不敢逗留,即起碇開帆,向東南而去。……
其實,阿美士德號即使望見了兵船排列海上、官兵佈列堤岸,也絕不會惶懼和悔悟的。他們悠閒自在地逗留在上海,把上海城內外視察了一遍,甚至還購買了蘇州的絲綢。
上奏表文中所謂的“風狂雨大”,是所有地方官慣用的辯解之詞。
在阿美士德號入港後的一週期間,進入上海的國內商船有四百多艘。船舶的大小為一百噸至四百噸。最初幾天大多是天津船,裝載的貨物主要是麵粉和大豆。接著連日進港的都是福建船,每天有三十艘至四十艘。這些船說是福建船,其實只有船主是福建人,大多是從臺灣、廣東、琉球、安南、暹羅各地開來的。其中有不少是金順記的船。
蘇松鎮總兵關天培,這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當這艘傷腦筋的阿美士德號離開上海時,他不知道該怎樣來表達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