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老婆是小傻瓜(第3/3 頁)
的問題。”
童煥:“可是他好像對欺凌他的人產生了厭惡憎恨以外的情緒。”
他無法描述霍季庭面對他的情緒是哪種,但毫無疑問,那種情緒並不屬於憎恨。
心理醫生也很重視病人家屬描述的問題:“您是從哪方面看出來的呢?”
童煥老老實實把自己欺負霍季庭的過程簡單的描述了一下。
心理醫生並不知道事件裡的另一個人是他,所以沒有掩飾自己聽到這些話的表現。
“……你是說,你認為他應該對一個,強迫他給人上藥,強迫他吃水果的人產生厭惡,甚至憎恨的情緒嗎?”
童煥補充:“是他討厭吃的水果。”
心理醫生本來準備把病人的一些症狀寫到單子上,聽見他描述完以後,把本子一合,一本正經地看向他,眼裡帶上一點譴責,說話帶著心理醫生特有的溫和的、勸說意味的語氣。
只是這次是對著童煥。
“先生,病人現在十六歲,高一,青春期,這個階段,他從幼稚的初中生,變成稍微成熟一點的高中生。”
“這個過程中,病人難免會對異性或者同性,產生好感。”
“我認為貿然阻止處於青春期的年輕人談戀愛,並不是一件好事。”
童煥迷惑眼,簡直摸不清頭腦,“我們什麼時候在說這個話題了?”
心理醫生:“根據你的描述,病人只是在和處於曖昧期的同齡人進行一些試探性的交流。”簡而言之,就是兩個人在調/情。
童煥足足反應了好幾秒,終於明白醫生的話,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他囁喏著:“不是、不是這樣的,我、那個誰是在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啊!”
心理醫生:“一個本來不喜歡吃水果的人,是有可能因為喂水果的人,是他喜歡的人,而吃下討厭的水果的。”
他這段話把童煥繞暈了,都沒明白他在說什麼。
心理醫生搖頭晃腦,顯然頗具經驗,把他看做了那種不能理解孩子的家長,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病人的性格偏僻內向,我覺得談一場戀愛對他來說,好處大於壞處。”
“你就算不支援,裝作看不見就行了。”
童煥幽魂一般晃回病房,在看到霍季庭的那一刻,眼前迷霧突然被撥開了。
首先,是醫生不知道他和霍季庭的關係,所以進行了錯誤的判斷。
其次,原著裡反覆強調了,霍季庭是一個心狠手辣、超級能忍甚至把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