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3/4 頁)
麼特別的事。”
他說話的語速比平常緩慢,語氣帶著幾份猶豫,顯得很鄭重。十一娘神色一肅,屏氣聆聽。
“你不是和甘家的太夫人很要好嗎?”徐令宜徐徐地道,“我聽人說,忠勤伯和半塘龔家的人想合夥做海運生意……”
龔家?那個和文家互不對盤,四大商賈之一的半塘龔家?十一娘微微一怔,耳邊又傳來徐令宜漸漸清朗的聲音。
“當年龔家用盡手段才將女兒嫁到了建安蔣家,原指望背靠大樹好乘涼,誰曾想蔣家兩代都沒有出個進士,又偏居福建受靖安侯區家壓制,早已沒有了當年之勢。”他慢慢轉身,下了臺階。
十一娘連忙跟上。
“龔家又不能明目張膽地改弦更張。這幾年的日子不好過。一聽說蔣家和甘家成了姻親,就千方百計和甘家搭上了線。”
說話間,徐令宜隨意拐進了一條竹林小道。
“做海運生意利潤豐厚,可風險也大,其中更有很多的竅門,那龔家又不是做這個起家的。你還是抽空跟甘太夫人提個醒,讓忠勤伯有些事還是要多個心眼的好。”
兩旁竹林高大茂密,竹幹粗細相雜,有的如碗口,有的如筆桿,擠擠攘攘,枝葉舒展,生意盎然。
十一娘卻無心觀賞。
徐令宜可不是那種聽風就是雨的人,也早沒了少年人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血氣方剛。他鄭重其事地把自己約到這種地方來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雖然語氣顯得有些輕描淡寫,只怕事情已有些兇惡萬分。
她認真地側耳傾聽。
“現在龔家急著向甘家交好,也是想借忠勤伯府這個名頭,讓忠勤伯別擔心和龔家的生意做不成。只管提出入乾股不出本金。寧願紅利少一點,也不可投巨金下去。免得傷筋動骨。”
衙門八字開,有錢沒錢莫進來。甘家雖然貴為公聊,可一場分產官司也讓他們元氣大傷,遠遠不如表面那樣光鮮了。忠勤伯利令智昏,做出錯誤的判斷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因此有所閃失,只怕從此一蹶不振。
甘太夫人年紀還輕,她還要靠忠勤伯給她養老送終。
十一娘不禁有些急起來:“我明天就去趟甘家,正好把給甘太夫人準備的中秋節禮送過去。”又想到忠勤伯和甘太夫人之間的關係,無奈地道,“也不知道忠勤伯會不會聽甘太夫人的勸告……”
總不能說這是徐令宜說的吧!
這畢竟是甘家的家務事,忠勤伯又是新晉伯爺,正是立威的時候。想的通還好,要是想不通,只怕還會怪徐令宜管得太寬,甚至於起了逆反心理,偏偏要投巨金和龔家做成這樁生意給你永平侯看看……
她問徐令宜:“這件事,還有誰知道?”
“知道的人應該不多。”兩人徐徐地走在林間小道上。“我也是無意間知道的。”
區家在福建,徐令宜一向很關注區家的動靜。十一娘沉吟道:“是從蔣家那邊知道的嗎?”
徐令宜點了點頭。
十一娘商量他:“甘太夫人的哥哥有沒有可能知道?”
甘太夫人的哥哥不管怎麼說也是忠勤伯的舅舅,他關注甘家的事名正言順。
徐令宜道:“這些你就不用越俎代庖了。甘太夫人應該能處理好!”
也是!甘太夫人畢竟做了那麼多年的伯爺夫人,就算是她一時沒有主意,還有孃家的哥哥可以商量。自己總想到她青衣素裙的寂寥模樣,覺得她彷徨無所依。
“是妾身多慮了。”想通了,十一娘鬆一口氣。
徐令宜聞言微微頜首,不再言語。
周圍翠竹阿娜多姿,婆娑做響。
兩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路。
十一娘想著太夫人等人還在廂房裡,這路卻不知道通往何處,腳步不由漸漸有些遲疑。卻聽見徐令宜問她:“我剛才看你的樣子,好像是第一次到碑塔的樣子?”然後不待十一娘回答,又道,“有人推薦此碑為行草第一。還以‘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來讚譽,惹得文人士子來了護國寺都要到觀摩一番。你覺得怎樣?”
“我沒習過草書,不大懂這些。”十一娘笑道,“不過這字提筆揮灑流逸,行筆間又有筋感,的確是難得的佳作。”說完,她語氣一頓,道:“不過,用草書寫《心經》,總覺得有些奇怪。”
徐令宜聞言輕笑。
“所以這石碑出土之時就有人傳言,說這是護國寺為了譁眾取寵做出來的驚世駭俗之舉。”
什麼時候都有這種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