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4/4 頁)
出身是正途,其他的都被視為野狐禪,上不了檯面的。徐令宜有庶子又有嫡子,可永平侯的爵位卻只有一個。想要把這些矛盾減到最少,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孩子們自食其力──說到底,爵位之爭也就是個生存權的競爭,如果其他孩子有了生存的能力,對爵位的覬覦之心會比那些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孩子會淡得多。
十一娘是希望徐嗣諭、徐嗣誡能自食其力……
“侯爺的想法真是奇怪。”她試著和徐令宜溝通,“我只聽說過要教導子弟好好學習八股文章的,還沒有聽說過有人家請西席嫌棄先生會教八股文章的!”
十一娘是羅氏女,又長在內院,所說的這些觀點自然是羅家的觀點。
徐令宜道:“我們和羅家是不同的。”
十一娘微怔。
是指徐家是世襲罔替的公卿之家嗎?
徐令宜見十一娘眼底閃過一絲困惑,他不由微微一笑。
十一娘再聰明,畢竟少了些見識。
“自有科舉取士以後,白身之家莫不以此光耀門楣。進入仕餘,又有同鄉、同窗、同科庇護。我公卿之家卻不同。授命於皇上,忠事於皇上。榮華富貴繫於皇上一人。”徐令宜委婉地道,“我們不可得隴望蜀,失了規矩。”
十一娘把徐令宜的話咀嚼了片刻才明白過來。
像羅家這樣的人家,只有透過科舉入仕讓一個家族興旺,所以要學好八股文章。而像徐家這樣的人,卻只要侍奉好君主就行了。要知道,十年寒窗苦,出來後會有和你有著同樣經驗的前輩們照顧,而不透過科舉捐官入仕,一來得不到這些透過科舉入仕者的認同,二來在仕途上沒有同鄉、同窗、同科這樣樣的關係網。想要幹下去並且幹得好,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皇上。
所以,羅家的人想出人投地,就得靠科舉;徐家的人想出人頭地,就得靠皇帝的賞識。因為出路不出,所以需要學習的東西不同。
這又是帝王為了御下的一種平衡術吧!
她頓時無語。
二百一十六
這種涉及到帝王的話題還是少說為妙。
徐令宜笑著轉移了話題:“這事也不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問固然重要,先生的人品更重要。還是慎重挑選的好。”
十一娘點頭。
她想到那位曾經在中山侯唐家做過西席的趙先生……只可惜沒這緣份。要不然,有個與羅家關係密切的人看著諄哥,自己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