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0、開篇
1939 年8 月,正當湖西抗日局面蓬勃發展之際,發生了親者痛仇者快的“肅託事
件”。這是一起在全黨有重大影響的冤假錯案。事件從湖邊地委開始,逐漸擴大到整個蘇
魯、豫邊區。蘇魯豫區黨委書記白子明、蘇魯豫支隊四大隊政治委員王鳳鳴(後叛變投敵)
與混入黨內的暗害分子王須仁結合在一起,控制了區黨委領導權。他們既不報告山東分局,又不接受山東分局和一一五師的制止,大肆捕人,並使用各種殘酷刑罰,採用逼供、指供和騙供等誣陷手段,製造假證據,擴大事態,並假冒中央名義,擅自將區黨委*部部長王文彬、宣傳部部長馬霄鵬、軍事部長張如、社會部長趙萬慶等各級黨政軍幹部300 多人殺害,將區以上幹部五六百人集中審查,造成了亂抓、亂打、亂殺的嚴重恐怖局面。
1940年3月30日,一份鳴冤急函直呈北京。
這是在震驚黨內外的湖西“肅託事件”中碭山被難家屬的聯合簽名奏章——
碭山被難家屬呈文
呈:
為大案久懸,影響甚巨,懇祈速予依法處理,早日公佈,以伸正義而挽人心。事竊蘇魯豫邊區前此翻天覆地之反託大慘案,當時用眾慘酷之非刑屠殺抗日將領及各部門優秀分子數百名之多,甚至梁支隊副興初、郭政委影秋、李縣長貞乾均被捕,用非刑強取口供,但猖造傾陷事實,一時人心惶恐萬狀。地方抗日領袖與有關係者痛心之極,甚至抱頭大哭,而漢奸王獻臣在豐城演戲慶賀,伊類報紙歡迎繼續肅託,眼看邊區抗戰幹部將繼續殺盡斬絕,邊區民眾抗日擁共熱烈情緒因此掃除淨盡,畏八路軍甚於日寇,幸蒙上級到此營救,故自郭、羅西下,許多被捕同志均獲正義之保證,當即免於禍而恢復自由,重見天日。對於業經慘死之同志,將託匪之誣咬及陰謀傾陷捏造事實,並用非刑取得之口供一概否認,今根據個人素日工作表現,在不放走一個真託派,不冤枉一個好同志原則下,將原案徹底審查,依法處理,被害家屬及民眾聞聽之下,深感上級政治昭然,真理自在人心,今時愈半載,數百冤誣慘死幹部,未風昭雪,而屠殺此數百優秀幹部之負責者,猶復逍遙於法外,人心頗為懷疑,但深信上級對於未死者既蒙以正義拯救於前,對於已死者決不忍令其長久含冤於後也。茲謹碭山一隅被害者同志情形概要言之:碭山以往領導共產黨及抗戰以來成績卓著,關係最為重要者為孟憲琛,伊十餘載在縣師學生時期入黨,曾因活動過甚為當局所忌諱,碭山縣合掌,遂被捕入獄,解省時足帶銬鐐,觀者如堵,伊則喜笑自若,雖在國法嚴歷剿共下,莫不欽佩共產黨之精神而代為挽援,幾經軍*審,毫不為所屈,經伊父多方營救,得免於死。判處徒刑十五年,執行鹽城,特務室女特務員,日常用語勸令自首,伊常辱罵拒絕,每告家人曰:我今生誓與黨共生死。蘆溝橋事變後,攜兩胞弟逃陝北,在陝北公學第一屆畢業,親受毛澤東主席之教訓,歸來時,適遇碭山境失陷,便與其弟憲理、憲恭等借款及自家自衛私槍數支赴豐縣與李貞乾、王文彬會合,在日寇威脅下,奮鬥年餘,發展武裝。自成立第二總隊,伊任第六大隊長及參謀主任等職,馬良集、劉元集與日寇兩次戰役均靈活指揮,得獲勝利,為廣泛發展武裝計,伊率六大隊到蕭縣與耿玉璞部會合,編為第二總隊第三支隊,伊任支隊副。蕭縣人民武裝日漸發展,圍豐打擊漢奸王獻臣。後因碭山抗日政權未曾建立,隨同郭政委影秋來碭發動民兵打擊日寇,重新回碭,抗日政權賴以建立,又與碭陳雪樓、馬昭、史諸同志動員武裝,編為碭山縣第一特務隊,殺漢奸祝寇甲,斬敵探楊廣升,為碭抗日之主力部隊。蘇支來後,後方辦事處武裝缺乏,伊率所領全部精良武裝機槍數挺,歸辦事處編為警衛隊,伊為警衛隊長。辦事處武裝發展充編第五大隊,伊任大隊長。後因人難訓,五大隊改為一、二兩營,伊充任第一營長,伊曾因碭山地方工作難以開展,後令全家領導地方工作,伊父年逾半百,為碭山三區區青年團團長,愛國熱忱從不後人,日夜奔走,大聲疾呼,青救團員發展到八、九百人之多。伊母為婦女救國會會長,亦日夜為救亡工作服務,伊妻在辦事處受訓,曾被舉第三區婦救會會長,一時三區抗日擁共情緒熱烈,遠邊婦女青年要求參加不絕於途,伊家大有接應不暇之勢,捐鞋捐款慰勞部隊,動輒數百兒童歌詠,教抗日歌曲,曲者到處悉聞,此等事實,質諸當時辦事處來碭山工作者知所言之不誣也。詎料於王莊辦事處自身肅託慘案,伊竟以託匪之罪身受非刑而死,凡是伊所領導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