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被扶助以及快樂的氣氛,這樣,成長的條件才會在他身上生根。小孩若是沒有這樣“天堂”般的感覺,要什麼(沒)有什麼,就無從培養信心,當要對生命有所付出時,他會有被吞噬的恐懼。
奇怪的是,我們對小孩生長的必備條件所知太少,常低估他們的個別差異以及行為能力,我們也忽視外來影響在他們身上產生的作用。瑞士小兒科醫師史汀尼曼(Stirnimann)對新生兒做的實驗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著作《新生兒心理學》(Psychologie des neugeborenen Kindes)有幾段相關的敘述:“還算嚴謹編寫的書中……認為六週大的嬰兒根本對疼痛沒有感覺……事實不然。在一個謹慎進行的實驗中我注意到,嬰兒出生幾天後,接受第二次預防注射,在消毒的時候就開始哭了。”關於記憶:“……出生前的記憶會保留下來:夜班護士發現家裡開店的嬰兒一直到半夜還清醒著,不哭也不鬧,而麵包師傅的小孩常在凌晨兩三點時就顯得騷動不安。母親白天干什麼活兒,晚上幾點休息,嬰兒早在出生前就習慣了這樣的動靜規律。”
還有很多值得研究,從史汀尼曼的觀察得知,我們太疏忽新生兒的敏感、知覺以及情感,以為照顧他,給他食物,為他清潔等事情比較重要,認為對新生兒來說這應該足夠了;其實不然。經過詳細研究童年生活,尤其是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的心理分析,加上行為研究,我們得到了全新的觀點。感謝這些專家,因為他們的研究,我們才曉得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星期中所得到的印象及經驗有多麼重要。
1810年,歌德與柯內博(Knebel)談話時曾經提及:“有一件事我們做得很糟,那就是對嬰兒最初始的教育太外行。殊不知這對小孩的個性以及將來成年後的生活,有絕大部分的影響。”然而,多年來我們任由諸如此類的高見散置一旁,沒有深入研討。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被關愛
今天我們知道,嬰兒除了不可或缺的各種照顧之外,他還需要溫暖、關愛、適當的刺激,例如安靜穩定的成長環境,這樣他才能夠自信、活潑,有責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給嬰兒足夠的身體接觸,讓他感受溫情。
若是嬰兒初始的世界讓他害怕不安、空洞、被侵擾,他就會畏縮、被嚇退了。太早以及過於強大的不信任經驗,使得他無法信心滿滿迎接世界。嬰兒經常長時間獨處,世界空茫一片,刺激太強或印象過於繁雜,都可能形成分裂人格,他與世界的關係已蒙受損害,只好退回自己的殼中。
史畢茲(René Spitz)以孤兒院長大的小孩做實驗,一出生就與母親長時間分離,或者很早就經歷母親離去的小孩,即使平均一位保姆照顧10個孩子的孤兒院提供最有營養的食物,無可挑剔的衛生清潔環境,在小孩成長過程中仍然有難以彌補的創傷。被冷落或被太多刺激嚇壞了的孩子,或許晚熟、單向發展、表現落後於人,或許有著與年齡不成比例的早熟。因為他們的生長條件不是太過就是不足,因而萌生幼齡不該有的恐懼心理。
不被愛或者父母不希望有卻自動來報到的嬰兒特別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有的孩子長期生病住院,或者經歷過母親離去的創傷也都容易形成分裂人格。母親不愛、不在乎小孩;母親太年輕,個性未臻成熟;母親沒時間,把孩子交給冷漠的人照管的“金絲雀小孩”;母親生產後很快去上班,小孩長時間獨處,無法給孩子關愛的例子都一樣。
過多刺激
嬰兒時期缺乏關懷與愛是形成分裂人格的一個主因,同樣的,過多的刺激,譬如母親不讓嬰兒安靜,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麼,則是另一個主因。這麼說有些模稜兩可,我們應該深入探討: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四周環境應該很堅強穩定,讓他無憂無慮,然後逐漸贏得他的信賴。熟悉是信任的基礎,假如照顧他的人經常換面孔,環境變化頻繁,感覺器官應接不暇各種刺激,他將無法一一吸收(例如收音機或電視機不斷髮出的噪音,光線太亮,睡眠時亦同,過多累人的旅行等)。這樣的母親以及這類的騷動,都會侵犯到嬰兒對安靜以及獨處的需要。做母親的不停地和孩子玩,抱著到處走,不給小孩有建立自己規律的機會,也會讓嬰兒搞不清楚狀況,嚇得縮回去。
另一種情形是孩子的器官尚未發育完整,就苛求他達到某些目標,也會形成分裂人格。還沒學會處理自己問題的小孩,不得不周旋於難搞定或個性不成熟的大人之間,他於是很早就學會了嗅出硝煙,察言觀色,以便備戰,或者避免讓災難降臨到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