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就是孫志新目前的情況。
想明白這點,更覺得想要回到原來時空的可能性壓根就沒有。除非雷雨天氣不要命鑽大樹底下等著挨雷劈,看穿神大神會不會大發善心。
前頭都說了,穿神大神是一個睜眼瞎,是個非常不負責任,做事隨心所欲還喜歡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的傢伙。他肯讓自己如願?鬼都不信,自己更不信。
所以,還是認真想想怎麼在這裡生存下去吧。先拿即來之則安之來安慰自己,又拿天生我才必有用給自己打氣,再拿老子雷都劈不死,就不信在這史前活不下去的潑皮作風鼓勵自己。頂多只過三分鐘,孫志新就堅定了要在這裡好好活下去的想法。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我老孫還就不信邪了,你能把我劈過來,我就不能活得有滋有味?操!爺偏要快活給你看,氣死你!
自怨自憐?孫同學的詞典裡沒那個詞!
當下擺正心態,正視眼前的一切。
做為一個現代人,孫志新的思維模式和知識基礎不知道比這個時空的人強了多少倍。雖然以前沒有認真過,但感官和思維會本能的去探索眼前的一切,他本就是學歷史的,又喜歡遠足和野營,探索研究的習性已經深深溶入他的本能思考當中。此時再坐在河對岸認真思考,研究,很快就把這支部落的情況理了個七七八八。
就跟文化發源地都是有水源的地方一樣,大凡湖泊、流河這些有著豐富淡水資源的地方總是更容易發展出文明。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小部族雖然不是發源自這裡,也應該是眼前這條小河連線的河域的某個地方。然後依河而來,在這裡安營紮寨生活。
因為不通這種部族的語言,孫志新無法知道整個部族叫什麼名字。不過他在這裡思考並認真研究了半天,大致搞清了整個部族構成。就目前而言,整個部族有成年男性四十八名,成年女性二十名。老弱病殘合計有三十個,男女小孩不處上那幾個餓得嗷嗷亂叫的小肉團似的嬰兒,共有十四名,再加上自己這個穿越而來的超級外來戶,整個部族共計人口一百一十三人。算上嗷嗷待哺的小肉丸子,則是一百一十九人,有六枚肉丸子呢。
才一百一十三人,按照孫志新學習的知識,這樣的部族顯然很小。食物的主要來源是狩獵,一百一十三人當中能參與狩獵活動只有四十八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點四八,還不到一半,必然十分艱難。好在這個時空的女性並不弱,雖然不能參與狩獵,但她們非常勤勞,採野果,捕魚等等,尋找一切可以吃的食物,她們能力能及的事都幹。如此才讓食物獲得的來源擴大了些,估計能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量。小孩們也要幹活,如此拋算,大約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孫志新這樣估計。
也就是說,每個人每天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勞動,依然達不到百分之百的勞動產出。即是意味著勞動與產出無法實現一比一,一人一份口糧的條件。人們無法獲得正常的食物來滿足需求,身體就會衰弱下去,隨之收穫變得更少,這樣惡性迴圈著往下翻番,整個部族走向滅亡就成了必然,時間上的差距只是遲早的問題。
另有一個更加大隱患,由於條件限制,捕獲來的獵物宰殺之後無法長時間儲存,變質不厲害的還可以吃,變質太厲害的就不得不拋棄。這樣變相的更一步減少了食物的來源。像昨天納魯等人的豐收,本來應該大大緩解食物不足的壓力不說,還會餘下富足的一部份。但是隨著變質的拋棄,富足的一部份就會從有到無,再一次形成食物短缺的形勢。更進一步想,冬天呢?想必這裡的動物寒冬也會冬眠,植物也陷入休眠不出產果實,整個嚴峻的冬季要怎麼渡過?
想到這裡,孫志新無法不坐立難安。
是,他現在還無法對這個部族產生歸屬感,但他現在依附著這個部族而生。部族的滅亡就代代表著他的滅亡日子並不遙遠,不做點什麼,還當真活不下去。
又在河邊蹲坐了會長,遙想到即將到來的嚴峻形勢,孫志新迅速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本就心思簡單,以前天天想著跟納魯鬥法不讓屁股遭殃,這些事竟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沒心思跟納魯鬥了,才恍然發現生存的危機就在不遠的地方暗中窺視著所有人!
孫志新好歹也是學識豐富的現代人,對付眼前的、將來的困境自然有無數條路。可是……因為心底排斥這些野人,三十五天的時間裡他連交流的慾望都沒有,他們的語言半點不曾去學習,此時發現自己心底縱有千萬條謀略,竟無一條可以說得出口。
幹!沒事和納魯鬥什麼?張開腿好好享受不就成了?以前自己還挺佩服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