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發生了1909年由青年土耳其黨發動的軍事政變,蘇丹被趕下了臺。
“希望”鑽石的下一個主人是艾浮林?維爾西?馬克林太太,她是第一個佔有“希望”鑽石的美國人。自從擁有這顆鑽石以後,災難就像影子一樣追隨著她,她的兒子和女兒先後遭遇不幸,丈夫也得了精神病。
1947年,馬克林太太死後,珠寶商哈里?溫斯頓買下她所有的珠寶,其中也包括“希望”鑽石。或許是他吸取了前人的一些教訓,對“希望”鑽石有所忌憚,於是於1958年把珠寶全部捐給美國賽米斯?蘇犬協會。
祖孫三代命喪一地
這個世界上巧合的事情有很多,幾個人死在同一座橋上比較少見,當然戰爭狀態下例外。如果是祖孫三代先後死在同一座橋上,就更少見了,然而世界上還真就有這樣的怪事。如果真要解釋一下這樣一件事情,恐怕只能用巧合才能說得通。
1965年,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座橋樑上,一個約14歲的小男孩戴衛?威斯勒和小夥伴們追逐嬉戲,渾然不知一場災難正在向他逼近。在他正高興的時候,忽然,一輛飛速賓士的汽車向他衝來。可憐的小威斯勒躲閃不及,當場斃命。巧合的是,同戴衛?威斯勒一起玩耍的其他小孩則安然無恙。噩耗傳來,小威斯勒的家人悲痛萬分,卻也無法挽回小威斯勒的生命。這座橋在此之前就已經傳送過多次死亡事件,所以當地的居民稱這座橋為“死亡之橋”。
難道僅僅因為一次交通事故這座橋就被冠以“死亡之橋”的稱謂嗎?其實,小威斯勒死在這座橋上,才成就了這座橋“死亡之橋”的惡名。因為,在戴衛?威斯勒之前,他的祖父和父親也都先後死在這座橋上。
八年前,小威斯勒的爺爺比辛格路過這座橋樑的時候,不幸被一輛失控的汽車撞死。當時比辛格是步行走在人行道上,從他後面開來的一輛汽車突然轉向人行道,直接衝比辛格而去。當時,行人稀少,沒有人來得及提醒比辛格,他當場就被撞死,連一句遺言都沒有留下。最奇怪的是,那位肇事的司機既沒有喝酒,也不是疲勞駕駛。事後檢查車輛,竟然沒有任何問題,那位司機因此被起訴故意殺人罪,判處終身監禁。
比辛格去世兩年後的一天早上,希拉姆準備出去買一些生活用品,並答應給即將過生日的女兒瑪麗?威斯勒購買生日蛋糕與生日禮物。可是,當他走過父親喪命的那座橋樑之時,感到心裡一陣緊張,接著就感到頭暈眼花,視線也模糊不清了。他正準備在路邊休息一下,不幸就發生了,一輛重型卡車從他身後飛來,他被撞成重傷。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他知道這次傷得很重,將不久於人世。他滿懷愧疚地向女兒致歉,未能給他買到生日禮物。很快,希拉姆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看到這裡,讀者一定會認同“死亡之橋”的說法了吧。一家三代先後斃命與同一地點,都是死於車禍,讓人在為他們一家哀嘆惋惜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天命難測”的無奈。
水手的倒黴運氣
遼闊的海洋總是給人不同的感受,風平浪靜的時候,風光無限,充滿了平和寧靜。風暴來臨的時候,卻又昏天黑地,海浪滔天足以致人死地。所以,在人類與海洋搏鬥的時候,失敗的總是人類,許多輪船因運氣不好,沉入海底。
水手是海船上必不可少的人物,他們的存在和優秀與否是決定海船能否順利航行的根本因素之一。有這樣一群水手,或許他們是厄運的代表,竟然使四艘海船接連遇難。只是因為水手中的一人與闊別多年的母親相見,才結束了這一切。
這群倒黴的水手是英國快速船上的水手,一共21人。1829年10月的一天,他們隨同“瑪梅德”號,從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的悉尼港出發,前往紐約。開始的幾天,海面上風和日麗,天氣十分晴好,水手們整天都在甲板上曬太陽。可是,一天下午,本來明媚的陽光突然就被烏雲遮住了,隨後天氣驟變,狂風捲起海浪使勁拍打著船體。不幸的是,他們這次遇上的是熱帶風暴,他們的船在風暴中顯得十分渺小,根本禁不起風暴的肆虐。第二天清晨,筋疲力盡的水手被迫棄船,因為輪船即將沉沒了。水手們跳海後,拼命地遊。漸漸地,他們都無法再抗拒風暴地打擊,許多人都再也遊不動。就在他們中有人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有人喊前面有礁岩,於是,眾人使盡全身力氣游到了礁岩上,等待船隻經過。
巧合的是,兩天後,“斯伊英特修阿”號輪船因為躲避熱帶風暴,改變航向往南偏行了幾十海里,正好遇到這群水手。於是,他們幸運地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