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頁)
於是想來想去,史迪威就決定只升張弛為營長。
應該說,當一名營長是張弛最初的夢想,原因是如果當上營長,那麼一般情況下就可以不必親自上戰場而在稍後方指揮了。
但這時的張弛卻寧願自己還是個連長……
首先是在叢林戰中,敵我雙方的防線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明顯的界限,更多的時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錯的,而且營長可以不必親自上戰場這個慣例只存在於國內的****部隊中,在遠征軍裡不僅不適用反而還更要身先士卒。
這“身先士卒”還要怪遠征軍的一眾軍官們,比如廖耀湘、孫立人,甚至史迪威都常常親臨前線觀察情況,史迪威最常見的形像就是頭戴一頂美式鋼盔,身穿一身普通而且沒有軍銜的軍裝,肩上還挎著一把卡賓槍……他常常打趣道:“這樣一來,日本人的狙擊手就不會以我為目標了!”
至於孫立人和廖耀湘就更不用說了,親臨一線指揮戰鬥那是他們的家常便飯。
試想,在這些軍官的帶頭下,還有哪個營長、團長敢說自己要在後方指揮而不用上一線?!
當然,這時的張弛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這個,此時的他很清楚在戰場上並不是說當什麼官或當多大的官就會更安全一些,有時官當得大了,在日軍滲透戰面前反而還會成為主要攻擊目標。
讓張弛頭疼的,是桌上一疊疊的檔案和材料,這讓張弛感覺自己似乎又回到讀書考試的時代了。(未完待續。)
第六十八章 裝備
不過好在****部隊裡的軍官大多配有副官,這些副官的職責就是處理類似檔案、材料之類的工作,所以張弛也就完全把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丟給他們去處理了。
但有些東西張弛卻必須瞭解,比如手下的幾個連長,各有什麼特點之類的……否則一旦打起仗來,連自己有多少裝備多少兵力都不知道那還不成了笑話。
這些並不需要了解,原因是張弛在當連長時就與這些友軍部隊一起配合打過仗,所以早就瞭然於心。
當然,這其中有些連長是新人……就像之前說的,嶺邦一仗新一師總共犧牲了五十幾個連長,幾乎就是每個連的連長都犧牲了兩遍,於是張弛手下的這幾個連長大多都是由副連長甚至是排長升上來的。
張弛隨手翻了翻這幾個連長的資料:
一連長同鄉人就不用說了,跟著自己一路打上來的戰友,張弛對他知根知底。
二連長是個名叫李長率的福建人,或許是因為名字裡有“長率”兩個字,所以部下給了他一個外號叫“少帥”……其實這“少帥”一點也不帥,相反臉上還有一道令人感到恐怖的刀疤,裡頭的肉往外卷翻出來就像是一條爬蟲似的。
那道疤是他在第一次緬甸戰場上留下的,當時衝進戰壕的小鬼子挺著刺刀扎向他的脖子,無路可退的李長率選擇了往前衝……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不退反進使得鬼子的刺刀偏離了他的脖子只在其臉上劃了一條疤,與此同時李長率還掐住了鬼子的脖子直到他斷氣。
因為知道李長率有這個經歷,所以張弛覺得他應該是急中生智的人,否則他早就被殘酷的戰爭給淘汰了。
三連長吳小東倒不是個新連長,他與張弛一樣是在嶺邦一戰中倖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連長。
當然,這並不是吳小東運氣好,而是因為吳小東個子較為矮小……此時的中**人大多個子都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物資緊缺而造成的普通營養不良的原因。
這物資緊缺到什麼程度張弛知道的不多,因為他直到現在還沒有回去過。
但是……
從重慶飛來的補充兵有很多都是全身上下只穿一件褲衩,張弛曾經問過那些補充兵是怎麼回事,得到的回答是:“國內什麼都缺,衣服和軍裝也缺,長官知道咱們到這來就有美國佬發軍裝了,所以讓咱們都把軍裝留下!”
這話差點把張弛給噎著了,那些衣服、軍裝就算留下也是破破爛爛的穿不了多久了吧,但國民黨的軍官卻還是要把它們給留下來而讓補充兵光著身子沒有尊嚴的出國。
這不只是說明****軍官對士兵的盤剝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國內物資的極度簣乏……如果不是物資緊缺。誰還會在意那幾件破軍裝呢?!
吳小東是個從來就不知道父母是誰的孤兒,自小就是靠乞討為生,於是個子又要比一般人要矮半個頭,可偏偏副連長卻是個高個子,而且在孫布拉蚌的這幾個月副連長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