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是連連點頭,張遼和李華梅都是聽得懵懵懂懂!
“好吧!就像你說的那樣!就算是對咱們的生意大大的有好處,但是這朱家官府也要跟著獲利了,豈不是對咱們的大業不是更加不利?”李華梅有些納悶了!
“呵呵!這個就是要細細謀劃了,總之短時間內,維持江南的經濟秩序,對我們提高對局勢的掌控力來說更加重要!有了秩序,我們的生意才好做,才好真正的掌控局勢,咱們手中的軍火,那可不是白給的,或許和紫禁城裡的崇禎爺,咱們也可以談談生意?”
……
有銀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花出去。這人xìng可是奇怪著呢,你若是明明白白的要送銀子給人,那不被人看作是瘋子就是傻子,所起到的結果那就要大打折扣,所以要將金銀滲透進市場流通,還需要想些其他的方法!
其實最簡易的渠道就是銀行!大明朝沒有銀行,但是有錢莊,有當鋪,也算是最原始的金融工具。有這些,李哲就可以玩起送銀子給人花的遊戲!
緊接著李哲動員其手下的所有能夠調動的人手,以巨量的金銀和各種輔助手段收購兼併江南各地的當鋪錢莊,大把的銀子灑下,獲益的人自然是個個踴躍爭先,開始了其在大明朝市場中轟轟烈烈的迅速滲透和擴散金融影響力的過程!
這些金融工具使用的前奏準備工作,一樣是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緻!李哲將這個任務也交給了諸葛亮!
在李哲的層次看來,現在的問題到不是虧本不虧本的問題,而是效率。這些銀子,到底能替他收買多少人,能給他帶來多麼大的市場影響力,多麼廣的渠道,是否能夠將一切滲透到江南各地的細節末梢!
而他卻是甩手準備另一件事,其實在他的心中,還潛藏著和眼前的事情相關聯的,比眼前這個事情更大的計劃!
他回到了現代時空!
第五十七章 黃金!
嬗變的三國卷 第五十七章 黃金!
李哲回到現代,通宇集團這個龐然大物立刻在獅王的咆哮下甦醒了過來,李哲下令召集了通宇諮詢和通宇銀行(馬來亞銀行)中的金融團隊,調集財團所有的資金和債券以及相關的人力資金配備,佈置了一下,做好了打一場曠世紀的金融期貨戰的全面準備。
大規模收購黃金,就是李哲的下一步動作!
說起來李哲的這個動作還是讓人大為驚訝的,沒有人會想得到李哲竟會突然打起了這個主意!
說起現代商品交易最大宗的貨物,大多數人想當然的認為是石油,畢竟,石油號稱是現代工業的血液,適用範圍滲透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隨便數數家裡面的東西,幾乎很少有東西脫得開石油工業的影響,每天現代人的社會生活對石油的消耗加起來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期貨市場上,石油期貨的隨隨便便的變動,都會引起海灣地區局勢的劇烈變化,世界政局的相對緊張!海灣中東地區恰恰是因為盛產石油,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大國利益角逐的競技場,連年紛爭不斷,遍地戰火,不得安寧!石油不是現代商品的最大宗貨物,還有誰是?
但是,事實恰恰是出人意料的。當我們翻翻ex黃金期貨的資料,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詫的事實,那就是真正的現代商品之王並不是石油,黃金的rì交易量竟然是遠遠超過了它!
2008年。倫敦黃金市場平均每rì的淨交易量為2230萬盎司,約合693噸黃金。2009年,倫敦黃金市場平均每rì的淨交易量為2044萬盎司,約合636噸黃金。
而按照最保守的估算,真實的交易量也往往要在淨交易量的四倍以上,這也就意味著2008年倫敦黃金市場的rì平均交易量為8920萬盎司,約合2774噸,2009年為8176萬盎司,約合2544噸。這個數字包含了黃金現貨、黃金期權、遠期、期權以及租借等的總量。黃金現貨在其中的比例大約佔有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說每天在黃金市場的交易量大概為2008年2774噸x70%=1942噸,2009年2544噸x70%=1780噸。這個數字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想象。按照當時的價格1100美元/盎司來計算的話,每天倫敦黃金交易市場的交易價值達到六七百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石油,黃金才是當今世界上市場上當之無愧的最大宗貨物!
李哲在這上面動手,就有些很讓人想不清楚道理了!
“董事長先生!直到現在,您的這個決定仍然讓我們覺得很奇怪,我們財團裡的黃金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