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2/4 頁)
會兒跳下地來,身上的幾十公斤負重就像是完全沒有一樣。十幾個人穿插前進,將前路的所有死角都一一檢視過去,走在中間的革命黨眾人雖然是逃難,其實一點危險都沒有!
這是何等的jīng銳!
恐怕這樣的人只要有上十幾個,就足以屠殺自己新軍的一個軍營了吧!作為一個軍人,蔣翎武不自覺的在心底裡進行判斷,結果,卻是讓他十分的灰心喪氣!
復興黨,果然名不虛傳!
“蔣翎武!”
“在!”正在思索間,聽見了李哲的問話,蔣翎武連忙答應。
“現在清廷既然派出這麼多人來抓我們,恐怕是已經得到了確切訊息,事不宜遲,趁著清廷抓捕失敗的當口,軍營裡應該還沒有反應過來,我給你們一人兩個護衛,迅速回去聯絡各營立刻起事!”
“是!”眾人齊齊應聲!(未完待續。)
第十四章 打響
嬗變的三國卷 第十四章 打響
遭遇大隊清兵突襲之後,李哲判斷清廷終於下了決心,開始大肆動作,此刻正所謂千鈞一髮,時間緊急,不如搶先下手,遂命令蔣翎武等起義負責人各自分兵發動起義,自己則傳下命令,調集各部直接突襲楚望臺!
楚望臺,位於武昌梅亭山,中和門外左側的山岡上。元朝末年,朱元璋進軍武昌,曾駐蹕梅亭山,在此聞報得第六子,遂高興地說:“子長,以楚封之”。後來果真封第六子朱楨為楚王,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樹立分封楚王的御製碑文,並建“封建亭”,楚王朱楨也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遙望帝京,故又建“楚望臺”。
從此,梅亭山一帶就變換了稱謂,被稱為楚望臺,成了明清兩代武昌較為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地。到了清末,因此此地地理位置險要,湖北新軍在此設軍械庫,記憶體有大炮上百門、步槍數萬支,是全國乃至遠東最集中最大的軍火聚集地。也是城內新軍武器輜重的主要存放地點。。 。
武昌起義,此地正是計劃中的重中之重!
……
來到了中和門,遠遠的看著楚望臺上的軍火庫,李哲讓人偷偷進去聯絡裡面駐守的工程營,然後就找個地方靜靜的開始等待。
不一會兒,復興黨化妝進入城中的黨衛軍一營三連也已經三三兩兩的集合到了此地,個個左臂上綁著白毛巾,焦急的等著。這些來自南洋的子弟兵,終於要回到祖國做真正的大事情了!一個個年輕而稚嫩的面孔。臉上洋溢著的不是畏懼害怕,而是興奮、熱切和一往無前!
過了一會兒。孫武帶著手下的五十多人和龐德的特別行動隊來到,幾支部隊聚在一起。密密麻麻的人頭攢動,足有兩百多人,各個都是一臉焦急,向上看著楚望臺。
看著身邊的這些激動的渾身發抖計程車兵,一個個就要走上戰場的年輕面孔,李哲感慨著說道。
“一切就要開始了!今天過去,我們就將一手埋葬滿清朝廷,新中國,就將誕生在我們的手中!”一句話激起所有人的鬥志。讓這些年輕計程車兵們浮想聯翩,然後低下頭對著身邊有些緊張的孫武問道:“孫武!即將一手創造歷史,現在感覺怎麼樣?”
孫武雖然身為革命黨,但是這般的大規模激戰卻還是第一次碰見。此時聽了李哲的話,被吸引了注意力,呼吸漸漸放緩,情緒恢復了穩定,但眼神卻仍然直勾勾的看著楚望臺,沒有回答李哲。憋了半天,卻是隻憋住了一句話:“那上面,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吧?”
“哈哈哈哈!”旁邊的幾人大笑,尤其是龐德。那笑的叫一個歡!這些人都是隨著李哲南征北戰,見慣了大場面的人,自然是看不上眼下這樣的小場面。出問題。能出什麼問題,左右不過是一番血戰而已!
李哲看看手錶。
“不等了,我們衝上去!不過是一個隊的工程營而已!直接進攻了了事。再過一會兒其他的部隊到來,就要耽誤大事了!”
遂起身上前衝去,龐德和淩統見狀趕忙擋在李哲的前面,一起向上進攻!
到了楚望臺上,才發現,這裡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和幾天前探視所發現的有些不同,守門的兵丁幾乎增加了一倍,看門的還是一個不熟悉的面孔,這見了大隊人馬上來,當頭的一人高喝道:
“站住!不站住就開槍了!”
李哲一看,情況不對,事先準備的訊號也不用說了,直接當機立斷:
“開槍!”話音一出,拖出身後的重機槍,隨即開始咆哮!
噠噠噠,噠噠噠!彈火紛飛,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