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撼全球眼球的驚天大yīn謀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不是在於其出類拔萃的玩弄平衡的手腕,而是在於其壓倒一切的力量。
歸根結底是普魯士成就了俾斯麥,而不是俾斯麥成就了德國!
……
。 。
走馬嶺,離漢陽不過幾十公里的距離,沿著漢水,一路坦途南下。
萌昌率領的北洋軍行進在路上,雖然吳鳳嶺在底下百般掣肘,仍然擋不住萌昌親自下令帶著李厚基的第七協和炮標向前挺進,此時,到了這裡,北洋軍的前鋒離漢口越來越近,就像一隻箭頭,穿插到了武漢革命軍zhèng fǔ的心口上。
萌昌越來越興奮了,
“快,快,前進!衝到了漢口,本大人向你們保證,在這裡的所有人賞官進爵不在話下,朝廷不會虧待了你們的!”
他在馬上口沫四濺的叫喊著。催促著手底下的人加速行軍,這支軍隊的底層的官兵們被他的許諾刺激的鮮血沸騰。一個個往前大部行進,從新溝鎮到這裡。區區半天的時間,他們竟然行了近三十公里!
身邊的李厚基的臉上,面sè已經是越來越黑!現在已經不是儲存不儲存勢力的問題,哪怕不是因為袁老頭子吩咐的事情,北洋軍在這個時候的高歌猛進,也不是什麼好兆頭,眼看就要接近敵人的中心,李厚基怎麼也不可能相信,一天之內武力拿下武昌的革命軍會沒有一點點實力!絕不可能!
北洋軍現在的戰略態勢。已經是太過危險了!
……
戰爭的形勢從來都是千變萬化的,在沒有超越時代的軍事進步之前,任何兩隻軍隊之間的實力差別都可能因為很多外來因素而改變!
相比較起北洋軍來,革命新軍確實是戰力低下,不僅僅是訓練的問題,還有裝備的問題,制度的問題!
北洋新軍雖然是落後國家的武裝,卻是從一開始就受到了這個時代軍事制度最先進的德**事參謀團的幫助,為之建立了一系列的現代軍事制度。雖然其中真正的軍事思想核心並沒有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但是一系列的紀律改革,軍事革新,仍然是讓北洋六鎮的戰鬥力超出了國內地方新軍一大截兒!和北洋軍相比,國內的地方新軍。確實是和其相差了幾乎半個多時代!
這就使得北洋軍的戰鬥在國內處於四顧茫然,完全無敵手的地步!現在和革命軍對陣,戰鬥力優勢極大是毋庸置疑。更何況。直到現在為止,北洋軍碰到的都是新軍中的地方民兵土匪改編過來的雜牌。還沒有真正的和革命軍的jīng銳第一軍對陣!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對手革命軍第一軍。已經大不一樣了!
為了儘快完成軍隊的改編,復興黨的組織了南洋黨衛軍的老兵數百人火線緊急插入了新軍中做中低層軍官,幫助新軍儘快的建立起一套有戰鬥經驗的基層骨幹!
其次,還大量的在新軍中裝備了烈火通用機槍,平均每一個班中配備一挺,由於新軍中有經驗的機槍手缺乏,大部分還是由老牌的黨衛軍士兵們cāo縱!以彌補新軍中面對北洋軍時候的火力上的不足!
另外,再加上一萬支緊急換裝的大明帝國三十六年式半自動步槍進入基層班組,替代了第一軍三分之一的基層火力,大大增加了新軍基層班組的戰鬥力。讓新軍戰術訓練不足,shè擊訓練缺乏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這款半自動步槍雖然比不上後世的名槍AK74,M4A1等,但也是此時的三國時空大明帝**火工業鼎力鉅製的一款名作,各種綜合xìng能已經是趕上了二戰時期的水準,和美國享譽世界的M1加蘭德倒是有些相像!配上二十發裝的彈匣,使用7。62MM的全威力彈或者是減裝半威力彈,已經足以冠壓這個時代的所有步兵用槍,只是由於時間短,缺乏訓練熟悉時間,才沒有一下子全部換裝完畢而已!
此時,這樣的在短短的十幾天時間內,就已經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一樣的進步的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就在北洋軍的前面的陣地上等著他們!
……
蔣翎武任第二師參謀,和復興黨中的大將第二師師長姜維做搭檔,兩個人一起在走馬嶺前線第三團的陣地上。此時的蔣翎武,當然不會意識到這裡的這個姜維和歷史上的那個姜維有什麼關係,而經過了數年的遠征軍的經歷,經歷了兩個時空的歷練之後,事實上姜維也沒有露出任何有破綻的地方!
前方,就是北洋軍的前鋒,此時行軍的佇列走的十分的肆無忌憚,就連最基本的偵查都省了!
而革命軍這裡,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