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4/4 頁)
的徹底結束,新中國建設時代的開始。歷史也為之翻開了新的一頁。
……
南京,新成立的中華帝國臨時zhèng fǔ內閣。工商實業部副部長張謇對著自己的頂頭上司,帝國工商大臣復興黨人華表(帝國元老華歆之子)說,
“我國北方。歷來人才鼎盛,我認為在冀遼工業區的人員建設上。應該多向當地人才傾斜,原běi jīngzhèng fǔ的一些人。完全就可以拿來使用,還有東北張作霖zhèng fǔ裡面的一些人,也完全可以提拔起來。沒必要非要從南方本來就緊缺的人才資源裡調。”
華表,看了看張謇,卻沒有立即答話。拿眼瞅了瞅上手的荀攸等人,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涉及到人事問題,還是要看首相大人的意向。”
帝國首相,出身復興黨的荀攸接了華表這輕飄飄飛過來的一句,腦筋稍微一轉,已經知道了意思,感情這冀遼工業區,也就是京津唐鞍山工業區,已經被張謇背後的人看上了。
張謇此人,絕對是中華近代歷史上的名人之一,和這個時代的諸多黨派都有聯絡,在很多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是北洋系統中和袁世凱齊名的北洋前輩,但另一方面,卻又倡導實業救國,是帝國工商實業領域中的達人,一手建立的江蘇通州棉紡織產業是民族產業中的佼佼者,為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他還和人促成建立了新式教育通州自立師範,是近代中國第一座師範類院校。此時,是立憲黨中的領袖之一。南京zhèng fǔ建立之後,就憑藉著豐富的政治經濟領域的經驗進入了工商實業部,成為立憲黨在南京zhèng fǔ中的中堅。
這個時候他在冀遼工業區的問題上的發言,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聽他的話的意思,北洋zhèng fǔ的那些舊人眼看著現在的形勢,有些不甘寂寞了?
荀攸想了想,將這個問題壓了下來。帝國四個重工業區的建設,涉及到未來帝國的根本戰略,絕對不是黨爭應該涉及到的地方。
結束會議之後,荀攸讓張謇留下來,兩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