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們駕著插有美麗雁翎的小船,排成“人”字形勝利凱旋時候,歡迎的人群中有一位老人指著船隊高聲讚道:“看,簡直像個雁翎隊!”此後,“雁翎隊”代替了小隊的番號。
1941年,日軍大搞“蠶食”政策,抗日武裝損失慘重。5月的一天,孫革腰別3顆手榴彈到雄縣執行任務時,被敵人發現。他跑向蘆葦蕩,把鞋扔在岸邊,一頭扎進水裡。敵人搜尋半天一無所獲,以為他死了。向葦蕩放了一陣槍,就到百姓家搶掠去了。他隨後來到當地的聯絡員家,發現了3個鬼子,他躡手躡腳地摸出手榴彈,把他們送回了“東洋老家”。孫革還多次孤身深入高陽、容城等地的日軍據點刺探軍情。日軍送他外號“孫泥鰍”,曾懸賞20萬大洋的高價購買他的人頭。
孫革自幼水裡長大,有“水鬼”的美譽。他曾獨自活活淹死了一個鬼子。那鬼子非常兇狠,一次,在他釣魚時,魚線被村民的船刮到了,他竟然嚎叫著揮刀砍掉了村民的胳膊。孫革決心鋤掉他。一天,那鬼子又去釣魚,在遠處瞄著他的孫革,悄悄地下水,洇到了鬼子的腳下,“呼——”地把他扯下水,不聲不響地淹死了。
讓孫革老人今生無法忘懷的還是1943年打保運船的戰鬥。
1943年10月,雁翎隊得知4日將有日軍的保運船經過白洋淀。他們決定採取“閃擊戰”消滅敵人。37名隊員,被分成了8組。4日凌晨,當日軍船進入埋伏圈時,隊長鄭少臣一聲令下,手槍、步槍同時吼叫起來。正在玩牌的中隊長“三郎”從船艙裡鑽了出來。孫革抬手一槍正打中了他的右手。隨後孫革等人衝上了船。孫革撲在“三郎”身上,右手頂住他握槍的左手,左手奪槍,“三郎”拼死抵抗,孫革張嘴咬住他拿槍的大拇指,痛得他趴在船艙裡慘叫……孫革奪下了他的槍,也活捉了他。有的敵人,跳到水中企圖逃命,水性嫻熟的雁翎隊員有的青蛙一樣地躍入水中,揪住鬼子的雙腿往下拽,將他們活活淹死;有的就用竹篙,把浮上來的敵人活活扎死。轉眼間,戰鬥就結束了。當後續敵人趕來時,孫革等早已頭戴荷葉潛身入水,消失在密密匝匝的荷塘中……
在當地,還流傳著孫革老伴救“八路”的故事。一天,日偽軍雞飛狗跳地進村大搜查。當時,正有一個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躺在炕上。轉移,已經來不及。敵人端著刺刀圍住了“八路”�逼問她那人是誰。她不慌不忙,一口咬定是自己的男人,那傷口是打獵不小心弄的。日軍信以為真,最後走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雁翎隊副隊長(2)
抗戰中,雁翎隊進行大小戰鬥數十次,他們打日寇、殺漢奸、端崗樓、打伏擊,擊斃、俘獲日偽軍近千人,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軍區評為“抗日先進集體”,後又受到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的接見表彰。1945年8月,他們被編入冀中軍區38團。他們使用過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陳列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裡。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參加過雁翎隊的近200名游擊隊員大多作古,在2004年採訪孫革時得知,只有孫革等幾人在世。
孫革共有8個孩子,晚年與大兒子共同生活。
偽滿洲國的勞工(1)
“我爸被小鬼子兒活活給打死了,我卻不敢跟他們拼命,還幫他們修工事!”2000年深秋,李發低著頭,一邊踢石子,一邊對我說。他的眼睛,始終在躲避鏡頭。李發的老伴喂完了雞鴨,把滿手的飼料往圍裙上抹了抹,就站在他的身後,一言不發。他的兒孫,聞訊也都趕了過來。
1927年,李發出生於黑龍江東寧縣東大川鄉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爸爸是大姑娘一樣靦腆的農民。在他8歲時,他的爸爸遭到“二鬼子”(即給日本人當走狗的朝鮮人)“通匪”的誣陷。這在當時,可是掉腦袋的罪名。通常只有兩種命運,一是被折磨死,或者被槍斃,反正都是死;二是被送去當勞工,往往還是死。他的爸爸被五花大綁地押到了憲兵隊,幾名日寇吊打了十幾個小時。最後,都累睡了。等他們醒來時,李發的爸爸已經沒了氣兒。李家託人把屍體要出,運到了村口,血已洇透了裹屍的席子。看過屍體的村民都說“慘”。
1944年,小鬼子完蛋的前一年,17歲的李發被日軍抓“勞工”修東寧要塞。上了歲數的老人常說,秋天的蚊子最厲害,這話一點兒沒有錯。那時的鬼子,大概也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變得更加兇殘。
李發被抓當“勞工”那年的冬天,出奇地寒冷。他頭戴狗皮帽身穿著黑襖褲,腰扎破麻繩,在把頭的皮鞭和日軍刺刀的逼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