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東之戰,司馬懿兇暴殘忍的一面暴露無遺。
(三)政變成功 大行殺戮
三國時代,戰亂紛紛,能戰者為王,何況司馬懿老謀深算,戰功赫赫,早已成為曹叡政權一號軍政重要人物。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突然病重,急召在遼東的司馬懿火速回朝,與大將軍曹爽並受遺詔輔政。年僅八歲的太子、齊王曹芳繼皇帝位,加封曹爽、司馬懿為侍中,假節鉞,總督中外軍事,錄尚書事。二人共掌朝政,各帶三千軍馬輪流值宿殿中。
曹爽是故大將軍曹真的兒子,膏粱子弟,從未經歷戰陣,更沒有尺寸之功,之所以能當上大將軍,僅僅因為父輩聲望、曹氏嫡親而已。據說,當別人推薦做大將軍時,曹爽正在明帝身邊,明帝隨口問了一句:“曹爽能但國家大任嗎?”曹爽竟汗流浹背,不能回答。侍中劉放見此情景,偷偷踩他的腳並附耳低語,他才囁嚅(nie ru 聶儒)地說:“臣惟有以身許國而已。”就這麼一個事無主見,處事膽小的窩囊廢,竟然當上統領全國兵馬的大將軍,並輔朝政,魏明帝臨死之前,竟然開了這麼一個天大玩笑,併為以後曹氏政權滅亡埋下隱患。
曹芳繼位伊始,大將軍曹爽羽毛未豐,而太尉司馬懿位高權重、資望又深,他還能像尊重父輩一樣敬重司馬懿,凡事先和司馬懿商量,然後釋出實行,從來不敢獨斷。但魏帝曹芳六歲時,曾對曹爽說:“我將來做皇帝,誰對你不好,我就殺誰。”曹芳即位後,確實對曹爽言聽計從,凡事有所偏護,爽、懿二*力平衡漸被打破,天平開始偏斜曹爽一邊。終於有一天,曹爽請魏帝下詔,轉任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架空司馬懿。這樣一來,但凡尚書奏事,決斷全在自己一人,完全可以獨斷專行了。同時又任命弟弟曹義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其他弟弟兼封列候,併兼侍從,隨侍皇帝左右;又在政府各要害部門安插親信,盡力排斥司馬氏勢力。他認為如此安排,可保萬無一失了。
面對曹爽集團咄咄逼人氣勢,司馬懿採取以守為攻策略,先退一步,靜觀時變。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馬懿假稱生病,在家休養,不再參預政事。曹爽減少了政治上的羈絆,更加專橫跋扈,驕傲奢侈,衣食住行,完全參照皇帝規格,皇宮的珍玩寶物充斥他家,甚至私娶先帝才人,私出宮廷伎樂供給自己飲宴遊樂。曹爽集團的迅速腐化,讓司馬懿看在眼裡,喜在心中,暗中加緊奪權準備。他讓長子司馬師做中護軍,次子司馬昭做散騎常侍,保持軍中勢力,推薦心腹蔣濟做太尉,時時在朝監督曹爽。
正始九年(248年)冬,曹爽的親信、河南尹李勝出任荊州刺史,曹爽授意他去向司馬懿辭行,藉以觀察其舉動行止。司馬懿也真能裝,他早已洞察這位不速之客來意,趕忙躺臥床上,假裝病重。婢女拿衣服給他,意不能接,衣服抖落地上;婢女拿來稀粥,意不能接杯而飲,粥水流沾衣襟。李勝問:“大家以為明公不過風疾發作而已,不想病情如此嚴重?”司馬懿喘了半天氣,才戰戰兢兢回答說:“我老邁病重,死在眼前。君前往幷州,那裡接近胡人,你一定要多加防備。恐怕我們以後再難相見,這裡先把我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託付照料了。”李勝說:“我去荊州上任,不是幷州。”司馬懿又假裝糊塗說:“我老年意亂,不懂先生說些什麼,回到故鄉,盛德壯烈,好建功立業呀!”李勝回去,把所見情況如實彙報,並十分肯定地說:“司馬懿老邁昏聵,病態怏怏,已是將死之人,實在不足為慮了。”曹爽聽後十分高興,對司馬懿最後一道防線徹底鬆弛,飲宴遊玩,縱情聲色,更加放肆張狂。
司馬懿的耐心終於等來了機會,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祭拜高平陵,曹爽兄弟傾巢相從。這天司馬懿正在家中與長子司馬師對弈,忽聽街上鼓樂喧鬧,家人回告說:“皇帝和大將軍拜謁高平陵,正在集合隊伍準備出發。”高平陵是明帝曹叡墓地,距離洛陽九十餘里,這可是大好時機,千載難逢司馬氏父子立刻走進密室,策劃部署,一個完整的軍事政變方案很快形成。
祭陵隊伍出城不久,中護軍司馬師馬上集合部隊,實行*。關閉洛陽城門,封鎖各交通道口派兵佔領洛水浮橋,斷絕祭陵隊伍歸路。司馬懿親率一隊士兵佔領皇宮,會合前來接應的太尉蔣濟,直闖太后居處永寧宮,逼迫太后在預先起草的奏章上蓋上大印。奏章上歷數曹爽罪惡,要求立即採取措施,罷免曹爽兄弟官職,解除其兵權,要他們以侯爵就第,不可以逼留阻止皇帝車架,但有違反,軍法論處。
奏章送到曹爽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