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有關,也和她小時候曾經受到的理性的寵愛有關。為此,他們約定,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女兒相信愛的存在和可能,要讓光明、溫暖、堅信、樂觀這些幸福的字眼佔據女兒最初最柔弱而單純的心靈,這些將變成女兒一生的信念。
事實證明,爸爸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他們成功地承擔(或者塑造)了自己的角色。他們最讓人歎服的堅持是:作為父母,他們從來沒有在女兒面前紅過臉——爸爸媽媽互相理解、支援、信任,這意味著,女孩最初所看到的世界是明亮的,這些美好的感情也會反過來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女孩。
這種堅持來自父母之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沒有人可以日復一日地偽裝,在孩子面前的偽裝尤其困難,因為孩子們通常有一雙明辨的眼睛)。在家庭日常的生活中,則體現為夫妻雙方的協作以及對家庭的責任。丈夫該如何進入家庭,而不是遊離於家庭之外?妻子該如何擺脫孤獨和困惑的心境?對這些問題的闡述或許偏離了本書的主題,然而,問題的解決對於女孩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清清來自一個極端專制的家庭。在家庭裡父親扮演了“封建家長式”的角色:脫離家務,將自己的權威擺在毋庸置疑的位置,家庭成員的任何事都要徵得他的同意,同時他還熱衷於行使自己的反對權。母親的地位在這個家庭裡是卑微的,似乎沉重的家務是她的天職,雖然她也有一份吃重的工作。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也有很大的分歧,每次清清學習成績下降或犯了錯誤,他們都會互相指責。
這個家庭的氣氛是讓人窒息的——父母為家庭責任和義務而爭吵,陷入長期冷戰,女兒則在冷冰冰的氛圍中長大,懷疑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長大後的清清孤僻、內向,經歷了幾次失敗的戀愛和婚姻。她扮演過各種角色:獨立的、依賴的,甚至不顧一切的。每一次戀愛或婚姻,她都試圖讓自己擺脫看似宿命的怪圈,然而她並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最終她都會陷入懷疑和絕望的深淵,並走向情感的破裂。
不和諧的家庭關係對女孩的影響是複雜、重大的。使女孩無法建立起對感情的信任和獲得是最基本的方面。正如我們在前面講到的,如果女孩從一開始就深陷矛盾重重的關係中,從而對感情持懷疑態度,那麼她的滿足又如何談起呢?如果女孩不曾見過美好、寬容的感情,不曾見過溝通交流的方式,她又如何建立開放的心態?
父母關係的嚴重惡化,使女孩長期處於恐懼焦慮和無所適從狀態,這不僅會影響女孩的心理發育和個性發展,還將導致她無法完成必要的角色認同。例如故事中的清清,希望學習父親又覺得父親“高不可攀”,試圖學習母親又覺得母親太過“軟弱”,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矛盾使得清清看到父母(認同偶像)是如此沒有自制力,這也會動搖她向父母學習的心態,使她的的角色塑造嚴重受挫。
渴望愛的小公主
當男孩們正在衡量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女孩們已經身處某種關係,並且對這種關係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是爸爸媽媽的女兒!”女孩這樣想,“這意味著什麼呢?”
於是,當男孩們對海盜遊戲樂此不疲的時候,女孩們開始玩“過家家”,扮演自己感興趣的所有角色。“寶寶該吃飯了。”她們學著媽媽的樣子,奶聲奶氣地對洋娃娃說。有時她把自己的娃娃設想成一個家庭:這是爸爸,這是媽媽,這是寶寶。然後爸爸媽媽下班回家,一起做晚飯——女孩已經把父母的生活搬到她的遊戲中了,這是多麼自然而然的事!如果爸爸經常晚回家,女孩會設想一個天天早回來陪自己玩耍的爸爸,但也有可能在遊戲中剔除爸爸的角色。
女孩就是這樣將自己融入一個個關係中。她們天性傾向於關係式的生活方式。於是親密的情感、交流、溝通就成為女孩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部分。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情感對女孩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對女孩來說,她的自我意識的提升,從根本上來自情感的滿足,以及人際關係的質量。這種女孩在搖籃裡就已經體現出的情感訴求是父母們最不能忽視的部分。因此,在家長精心營造的情感氛圍中,既包括父母之間關係的偶像作用,也包括女孩所能獲得的感情滿足程度。
女孩透過交流獲得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和安慰。交流對女孩意味著:
傳達或收集資訊:這或許是男孩交流的唯一理由。
探尋並發現想表達的內容:女孩往往透過交流發現自我、找到自我並理清思路。
釋放情緒,改變心情:女孩最害怕沒有傾訴的渠道,傾訴使女孩得到感情的依託和支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