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及脾臟又稱淋巴器官。人體處於不同的時期,其造血器官不同。l~2個月胎兒的造血細胞來源於卵黃囊;2~5個月胎兒的肝臟、脾臟、淋巴結開始造血,產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取代了卵黃囊的造血作用。胎兒從第5個月開始出現骨髓造血,後期出現胸腺造血。嬰兒出生後主要靠骨髓造血,它能製造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種血細胞;脾臟、淋巴結及淋巴組織也造血,但只產生少量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
成人的造血器官就是骨髓(就像科技金融)。骨髓是一種海綿樣、膠狀的脂肪性組織,封閉在堅硬的骨髓腔內,分紅髓(造血細胞)和黃髓(脂肪細胞)兩部分。骨髓造血,在開始時分佈在全身骨路,以後逐漸侷限於顱骨、肋骨、胸骨、脊柱、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一部分,其他部位逐漸由黃髓所替代。黃髓不能造血。
血怎樣流動?透過血液迴圈。人體血液迴圈分為體迴圈(就像實業金融)和肺迴圈(就像資源金融)。肺迴圈指血液由右心室射出後,經肺動脈入肺臟,到達肺泡壁的毛細血管網,再經過肺靜脈回到左心房的過程。在這一迴圈過程中,肺部毛細血管裡的血液透過肺泡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排出二氧化碳,獲得氧氣。體迴圈是指血液由左心室射出後,經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到達全身各部的毛細血管,再經小靜脈、大靜脈最後匯合成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血液把氧和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各組織,同時運走組織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產物。
在血液迴圈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血壓問題。心臟收縮時產生動力,把血液射入血管並推動其前進,而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的摩擦阻力則阻止血液流動,這兩種因素相互作用就產生血流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叫做血壓(就像銀行的存貸利差)。通常所說的血壓往往指肱動脈的血壓而言。在一個心動週期中,動脈血壓隨心臟的舒縮而變化,當心髒射血時,動脈壓急劇升高,所達到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血壓降低,其最低值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正常情況下,成人的收縮壓90~140mmHg之間,而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如果成年人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舒張壓超過95mmHg時,稱為高血壓;而收縮壓經常低於90mmHg時則認為是低血壓。高血壓時,會阻礙動脈瓣的開放,影響射血。此種情況下,心臟必須加強收縮力才能完成射血任務,這就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嚴重時可引起心室擴大,甚至導致心力衰竭,使心輸出量減少,發生迴圈機能障礙。血壓過高也容易引起一些小動脈的損傷,導致小血管的破裂。反之,如果血壓過低,則引起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影響機體的正常活動。因此,動脈血壓維持於相對穩定的水平是保證迴圈機能以及其他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總之,在成人階段,骨骼和骨髓負責造血,心臟和血管負責輸血,皮肉和其他臟腑則是用血部分,造血、輸血、用血構成人的“血”邏輯。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與人體嚴整、完美的“血”邏輯是分不開的。其實,成人肉體的“血”邏輯是研究一切經濟體的最大模型。貌似深沉和深奧的經濟學,讓芸芸眾生望而卻步,其實很簡單,答案就在你我的身上。
貌似深沉和深奧的經濟學,讓芸芸眾生望而卻步,其實很簡單,答案就在你我的身上。假設你是一個很胖的人(絲毫沒有歧視胖人的意思),身體中的血液有很大一部分要滿足贅肉的需要,最容易得高血壓,本來已經很疲憊,恰在此時,又因意外傷害出現了大出血,這是最危險的時刻。此次大危機前,世界經濟就像被資源泡沫壓得得了高血壓的人,早已氣喘吁吁,美國“次貸危機”捅破了脆弱的身體,全球經濟大出血。這個比喻很形象,思路也就很簡單:走出大危機,需要“止血+造血”——抑制資源泡沫、限制金融炒作、扶持實業和科技創新。
2 畸形的經濟結構:倒“金字塔”(1)
在實物形態上,資源是實業之母,所有的實業產品都離不開資源的支撐;在價值形態上,資源卻是實業之子,所有的價值補償都離不開實業的付租。問題時,出軌的紙幣不再遵循價值規律,資源的價值補償不再只有實業付租一條路徑,紙幣完全可以直接流到資源領域,而且完全可能先於實業領域到達,並且完全可能在資源領域集聚比實業領域還多的紙幣籌碼。於是,金字塔倒立了。
自然資源原本充滿詩意
在合理的經濟“金字塔”結構中,自然資源的作用是個極有意思的事情。人在勞動中,離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