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世界貨幣發展的典範。歐洲貨幣單位是一個貨幣籃,是由成員國的各國貨幣的一部分組成的組合貨幣,在貨幣籃中各成員國貨幣的比重,按各國在共同體內部的貿易份額和國民生產總值所佔份額加權計算確定,貨幣籃的權數構成,每隔5年調整一次,如果貨幣籃中任何一種貨幣的比重變化超過25%時,貨幣籃的構成隨時調整。從這個意義上說,歐洲貨幣體系是一種在成員國範圍內固定的可調整的匯率制度。
但是,在美元的打壓下,歐元問世10年來歷經坎坷,以至於有人說歐元將終老於此次金融危機。歐元不可能是
歐元替代美元,比美元的問題還多。世界貨幣,在國際範圍內,如果把“歐盟”視作“一個國家”,歐元也是一張“類主權貨幣”,而且這張組合的主權貨幣比美元那張單一主權貨幣自然弱得多——美國的經濟實力比歐盟強大,而且永遠是一個聲音。可見,歐元替代美元,比美元的問題還多。這對於目前有人熱衷的亞洲地區貨幣金融合作來說可謂一個明鑑。既要認識到洲際貨幣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又要認識到其侷限性,既要做,又不要做過頭。
創新方案一:SDR本位
周小川在《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中提出構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設想。他認為,應該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亦稱紙黃金)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徵和潛力,同時SDR擴大發行有利於基金組織克服在經費、話語權和代表權改革方面所面臨的困難。人們一般理解為,這一創新提法是用SDR替代美元,將其視為中國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表達的不滿以及對中國利益訴求的表達。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提出SDR本位。該觀點可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元對主要貨幣貶值50%以上,有學者提出了SDR本位的觀點,認為如果各國貨幣盯住SDR,可以增加貨幣的穩定性。一旦發生全球性的流動性危機,中心國的中央銀行,聯邦儲備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可以透過公開市場購買提供流動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 “世界貨幣”在哪裡(3)
SDR作用的發揮永遠逃不出美元的束縛。但是,SDR就其本質而言是由基金組織為彌補國際儲備手段不足而創制的補充性國際儲備工具,其基本作用在於充當成員國及基金之間的國際支付工具和貨幣定值單位,並不是一種可以全流通的貨幣,況且SDR在國際儲備資產中的份額只佔很小比例,1971年至今基本在5%以下。另外SDR本身是以美元為基礎設計出來的記賬單位,美元的份額為44%,因此,其作用的發揮永遠逃不出美元的束縛。
創新方案二:“貨幣聯盟→世界貨幣”
另一個代表性觀點是由貨幣聯盟逐漸過渡到世界貨幣。蒙代爾認為,未來貨幣體系可能以貨幣聯盟的方式向新的固定匯率制復歸,而“金融穩定性三島”則是其基本架構,即歐洲、美洲和亞洲各自形成貨幣聯盟,然後,三方再形成一個聯盟。他認為,只要三方能形成一致的通貨膨脹率和分配鑄幣稅的機制,就可以實現三方聯盟。三方貨幣聯盟是向世界貨幣過渡的方式。
三方貨幣聯盟是向世界貨幣過渡的方式。蒙代爾認為,在形成貨幣聯盟的基礎上,可以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5個主要經濟體的貨幣為基礎,構建一個世界貨幣,並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造為可以發行貨幣的世界中央銀行。
創新方案三:“美元→世元”
這是最新提出的一種方案(見《美元升級為世元,聯合國下設世界央行》,《廣州日報》,2009年2月18日),後來,該方案又作了一個重要補充(見《當前關鍵是爭取對美元的定價權》,《中國商報》,2009年4月10日)。
該方案完全不同於黃金復辟方案和歐元替代方案,並且有三點不同於周小川方案和蒙代爾方案。
第一,直接將美元和平升級為世元,不必經過貨幣聯盟,因為任何貨幣聯盟及“貨幣聯盟的聯盟”都無法和美元抗衡,最終都會成為“一盤散沙”。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在今日貨幣世界,最大的實際是美元是第一張國際貨幣,已經根深蒂固,無人能及;並且美元悖論已經異常明顯,美元必須改革,已經眾所周知。
第二,直接在聯合國框架下創設世界央行,不必經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只不過是政府間商業金融機構,過去沒有發揮世界央行的作用,將來也不會有這樣的作用,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