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3 頁)
上和太后的恩典,我們一家老少都搬了出來,還說不準會不會回去。其實,我們都沒這個打算了。”
“那老家的房子呢?”
“都賣掉了。阿莽說,從此以後盡心力為皇上把事情辦好,也不用想那麼多。”
“阿莽就是懂事。”
太后說道。不自覺地嘆了一口氣。
“你們都該向巨君學學才對。”
太后對淳于長說。
太后這麼說,淳于長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的樣子。
“哎喲,太后,子鴻也是很能幹的。巨君要多向他學習才對。”
王母說。
“我不是說他們不好,我是希望他們學學巨君那種做事總是有認真考慮的作風,他們常常就是衝動。做事會計劃,這才是真本事,光靠衝動,那是做不成大事的。”
“謹遵太后教誨。”
淳于長說。
“做事要有頭腦,要能夠把事情做好,王朝才有希望呀。”
太后語重心祥地說。
“二嫂,你不知道呀。最近皇上沉浸於*,這讓我很擔心。他不僅迷戀趙飛燕,還把她的妹妹也接到宮裡來了,整日和她們淫樂,我是擔心他會因此把朝政荒廢,誤國誤民,愧對了天下百姓,也愧對了列祖列宗。”
“但皇上寵愛妃子,這是人之常情,祖上也這樣的,並非過錯嘛。”
王母勸慰太后說。
“最可恨還是富平侯張放,把皇上帶壞了。”
王母因為對事情不瞭解,沒有敢接話。
“這個事情。子鴻,你得好好想個法子出來。我不能再讓他留在朝庭裡繼續迷惑皇上了。他一定得離開。讓他離開皇上。離開長安,讓他到別的地方去。”
太后繼續說。
“太后放心。我一定會想辦法做好的。”
淳于長回答道。
劉驁登基時已成年,自登基以來也表現得很有作為,王政君從不想幹預朝政,但這一回,她擔心兒子會因為女色而荒廢朝政,如果成為像紂王那樣的人物,那真是無顏面對天下。她明白當男人為女色迷惑時,恐怕10頭牛也難以拉回頭。如果現在再不打住,那將來會是怎樣的,她都不敢想像了。所以,得儘快把張放趕出朝庭。
“我也不是反對你娶小妾,我只是想提醒你們這些年青人,不要沉迷於情慾中,要有所節制,不能耽誤正事了。”
“謹聽姨娘教誨。”
淳于長說。
“子鴻要娶小妾了?”
“是呀。”
太后說。
“那恭喜呀。”
王母說。
“新娘子是誰呢?”
“是許皇后的妹妹許靡。”
“這好呀,又親上加親了。”
“希望舅母到時來參加外甥的婚宴。”
淳于長邀請舅母說。
“一定。一定。這樣好的喜事,當然是要參加。”
“子鴻,你先回去吧。我還要跟你舅母說說私房話。”
太后對淳于長說。
“好的。”
淳于長行過禮後便告退而出。
一眨眼,進宮也40多年,那曾在委粟裡生活過的小姑娘,早不存在了。不過,聽到王母前天才從委粟裡出來時,勾起太后心中的一些回憶,便留下二嫂談談委粟裡的人和事。
王母告訴太后,她曾認識的一些人,許多已經不在了,有些故世了,有些離開了。生命生生不息,更多的是她不認識的人。不過,雖然有許多人她不認識,但年輕的一輩,還是聽說過她的故事。因為老一輩的人,尤其在夏日乘涼時,就愛講講太后在年幼時的趣事。
“呵呵。”
太后笑了一下。
“孫大哥還在嗎?”
“還在。他現在是里長了。孫大叔也在。”
“是嗎?那他現在年紀應該好大了。”
“是呀,大家都叫他孫太公,是孫家人最長輩的了。我們來之前還請他一起吃飯。他還能吃大半碗,身體滿好的。”
聽聞自己認識的一些故人的事情,想起自己做姑娘的時候,太后不禁有些傷感,眼睛也溼潤了。
“他們都要我轉達他們對太后的祝福,祝願太后萬壽無疆。”
“他們真是很好的人。”
太后說。
王母想告退,但太后留她吃過午飯後才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