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她這邊早早的解決完了,也不知道胤禛那邊,會用什麼辦法。幸好這會兒不是選秀的季節,汗阿瑪就算是想塞人進來,也得經過調查挑選,也算是給他們一點兒準備時間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個章節數很喜感,於是我決定今兒多更點兒,破四了哦~~~~~又幹掉了一個哦~~~~~~
☆、好話
“皇上,臣有本奏。”大早朝上,在康熙宣佈退朝之前,王御史捧著奏摺出列。康熙看了看胤禛,這段時間參奏胤禛的還真不少,從正月十六到三月十六,兩個人,康熙桌案上關於胤禛的摺子就有了一臂厚,當然,說的都不是什麼好話。
東家說胤禛量地的時候多量了,西家說胤禛量地的時候踩踏了他家的祖墳,左右都是看不過胤禛攤丁入畝政策的人,康熙自是全部給壓了下來。
那些御史被康熙敲打了幾回,也都明白過來,這次皇上是要力挺雍郡王的攤丁入畝政策的,所以基本上也沒人拿這個說事兒了。但是沒想到,今兒還有個大膽的。
“你說。”康熙是明君,明君是不會不讓御史說話的。所以,大手一揮,就同意了。
“啟奏萬歲,臣聽說雍郡王府上前段時間死了個格格,又送了個格格到尼姑庵。臣要參雍郡王治家不嚴。”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聖人之言,一個人,若是連自家都管不了,何以治國平天下?
這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這會兒參奏胤禛沒有齊家的本事,也就是說,雍郡王沒有治國的本事,他的差事皇上可是要慎重考慮的,不行就得換人啊。
“原來是這件事啊。”康熙嘴角勾了勾,露出個似笑非笑的表情:“這事情都發生兩個月了,你怎麼才想起來參奏?”早幹什麼去了?
“回萬歲爺的話,臣要調查這件事情,就花了幾天時間。”言下之意,雍郡王是個權勢滔天的,這種小事,他身為御史居然也需要兩個月才能調查清楚,可見雍郡王的權利到了什麼地步。
皇上啊,您可千萬要將雍郡王給懲治一番,要不然,他心了權利也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會謀反啊。
康熙轉了轉手上的扳指:“這麼說,王御史倒是個忠心的,不僅要盯著國事,還要盯著朕的兒子們的後宅。是不是到了哪天,連朕的後宮你都要看兩眼啊?”
後宮之事,御史原本也是能管的,比如說,後宮人少了,御史上個摺子說皇上您應該選秀了。後宮誰太受寵了,御史會上個摺子說皇上您專寵是要不得的,當個明君就不能好色。
但自從康熙滅了鰲拜平了三藩收了臺灣弄死了葛爾丹,康熙在前朝的權利就更加集中了,再加上一條明晃晃的規矩——後宮不得干政。御史替誰說話,誰就有干政的嫌疑、這些御史也不是吃飽了撐的,非得要管管皇上的家事,所以,這後宮之事,就很少被參了。
康熙這話說的,就很明顯的透漏出一種資訊——你盯著朕的兒子的後宅,朕不高興!
“皇上,臣認為,這件事情雍郡王確實做的不對。”沒等王御史說話,禮部尚書就站了出來:“雖說那兩個不是皇家上玉牒的,但畢竟也是皇上賜下來的,雍郡王這麼做,明顯是……”
“明顯是什麼?”康熙沒說話,胤禛嗤笑了一聲:“明顯是沒將我汗阿瑪放在眼裡?蘇大人,你是這個意思吧?”
被胤禛賞了個冷眼,那蘇大人頓時覺得自己後背開始冒冷汗了。這朝堂上,能暗示能暗喻能暗挑,就是不能直接說。除非,你是有十足的把握。
很明顯雍郡王這會兒是皇上手裡正用的得當的刀,他這麼明晃晃的挑撥皇上和皇子之間的父子關係,就算是今兒僥倖扳倒了雍郡王,日後也必定落不了好。
神思翻轉,蘇大人趕緊笑道:“奴才不是這個意思,奴才是想說,雍郡王一向是個忠君的,這麼明顯的將皇上賞下來的兩個人給處置了,說明那兩個人定然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
胤禛轉頭沒理會那蘇大人,倒是康熙摸著鬍子笑了笑:“蘇大人倒是個聰明的,也挺了解我四子的本性。就像是蘇大人說的,胤禛確實是個忠君的,那兩個人胤禛處置的很對。”
說完,直接轉向王御史:“王御史,你下次參奏之前,最好還是將人證物證都收集齊全了再說,像這次,只看表面就急惶惶的來說的,不是君子所為,知道嗎?”
王御史臉色憤憤,還想再反駁兩句,康熙卻不耐煩聽他說了,直接一揮袖子宣佈退朝了。胤禛府上的事情,早在處理的時候,四福晉就進宮分別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