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2/4 頁)
給孃家跳吧?
“爺,這合適嗎?”四福晉皺了皺眉頭說道。
弘曆是有和自己提過。不過,自己是真心反對的,畢竟,弘暉的大部分伴讀也是出自門下人。
至於李氏的孩子,也是,倘若弘曆的只有烏拉那拉家的,這對以後弘曆絕對沒什麼好處。
幫手就少了。
本來烏拉那拉家,有自己這層關係在,就不會遠了弘暉和弘曆去,沒必要錦上添花。
而弘曆少了些伴讀做幫手。對他以後的仕途也好。還是各種方面,是絕對沒好處的。
這也是這些年來,四福晉想到的,因此。弘曆提出的時候。便反對了。
而四爺想到的。和這方面也有關係。
而最大的原因則是十四這段時間的上竄下跳,在兵部可是獲得了空前的好感,雖然人家在比武這方面的人品是差了些。不過,和他親近的,和他關係好的人,可都是得了不少好處的,特別是一些滿族大姓,紅帶子。
要不就是升官了,要不就是十四的引薦,搭上了老九那邊的門路,發財了。
有些的則是因為子女的婚事,透過德妃的幫襯,找到了非常體面的婆家或者媳婦的。
因此,雖然受益的是小部分人,不過,是人都知道,權力那是全部握在小部分人手裡的。
所以,朝堂上對十四的讚美之聲多了起來,十四提議的,附和之聲也多了起來。
除了原先收服八爺黨的那些人,有些中間份子也從旁靠攏了過來。
雖然人數不多,不過,這個趨勢可謂是十分明顯。
四爺也不是傻的,自然明白了,其實十四幫助的也是他的那些妻族。
應該說,烏雅氏一族對自己還是十四,基本是沒什麼幫助的。
雖然自己的後院也收了烏雅家的姑娘,不過,對於這種女子,基本四爺也不會給太多的寵愛。
哪怕有寵,四福晉自然也知道如何行事。
在四爺的暗示下,四福晉明晃晃的動作之下,倘若人家烏雅氏還會有孩子,那才奇怪。
而至於十四爺家的更加徹底。
德妃可是一個好額娘,怎麼可能讓孃家人去害了自己兒子的,雖然也有烏雅氏家的姑娘進了十四的後院。
不過,那可是德妃族叔的孫女兒,關係不要太遠。
十四的後院,上有完顏氏,下有舒舒覺羅,伊爾根覺羅這種紅帶子出身的姑娘,那內務府包衣出身的烏雅氏自然知道要怎麼做了。
所以,此次受益的,可以說完全是十四妻妾們的孃家人。
雖然關係稍微遠了一些些,畢竟十四也不能明晃晃的完全的幫著完顏氏,舒舒覺羅氏,伊爾根覺羅氏的人,不過,那也絕對是這三家人之中的姻親關係。
四爺也不是傻的,自然一看,便明白十四的佈局了。
而看明白的,也何止是四爺呢。
而正因為如此,四爺是覺得,弘曆找烏拉那拉家的人做伴讀也不錯。
或者找人家姨夫家的。
雖然七弟妹平時沒自己的妻子這麼靠譜,不過,有句話,自己還是挺贊同的,白銀底下出管家權,槍稈子下出政權。
雖然粗俗了點,不過,確實是這麼一個理兒。
就像寧華現在這樣,你說她有手段嗎?
沒有。
你說人家得七弟寵嗎?
更加沒有。
你說人家會宅鬥嗎?
那壓根沒在七弟妹身上看見過。
可人家偏偏有好名聲,有財運,會管銀子,會錢生錢,會知人善用,雖然在莊子上,可是,你能說七弟府上的一切不在她的掌控之內?
不在她掌控之內,她會這麼坦然?
雖然她和七弟之間的一切較量,明面上看來,她是輸得一塌糊塗,可實際上呢?
七弟的某些做法,別說自己這些兄弟了,哪怕是宮裡的康熙,朝堂上的那些御史都看不過去。
從太子開始,像太子和五弟是沒嫡子,另外有的呢,還不是把嫡子當未來的接班人在培養?
這才是正明言順的。
像兄弟們都是紛紛想著辦法不給御史們抓把柄,而七弟呢。則是一天到晚送自己的把柄給人家,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誰說起七弟不是搖頭的,可寧華呢,清流御史們說起寧華,總是一句,遇人不淑。
而光這句,也就夠了。
然後弘晝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