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吳大人道:“微臣不知陛下娘娘駕到,有失遠迎!”
周永旭向我介紹道:“這位就是吳大將軍的公子,德妃的大哥吳一鳴,經常一鳴驚人,雖是武將世家出身,今年卻考了文科狀元,連朕都佩服萬分!”
吳一鳴謙虛的道:“陛下,過獎了!”
我對他早已十分不滿,尖銳的道:“大人既是文科狀元,也應該讀過很多聖賢書吧,怎麼一點仁愛之心都沒有!”
吳一鳴心中叫苦的想:原來這位就是陛下現在寵愛的芸妃娘娘,這位娘娘一時心血來潮想做善事。陛下為了討好她,沒頭沒腦的交了我這麼個差事,撥了我壹萬兩銀子,要建什麼施恩堂和惠民署,就簡單的交代了幾句,要我趕快去辦。可實際辦起來,簡直是做夢!壹萬兩銀子又要施食物,又要治病,還要安身,還要讓那些流民回家安居,怎麼可能。這位娘娘整日呆在宮裡,不知道這世道行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陛下應該是知道的。我猜測陛下也就是為了討好這位娘娘做個樣子,讓我應付一下,經過精打細算,這些錢也就夠施個一年半載的粥。現在倒好,這位娘娘親自來把錢都發,做樣子都做不下去了。
周永旭幫吳一鳴說話道:“估計吳大人有他的難處。”
我並不罷休道:“大人,你倒說說有什麼難處?相信陛下愛民如子,會幫你解決的。”
吳一鳴看了眼周永旭,回答我道:“回稟娘娘,陛下當日交代微臣要建施恩堂,這個機構要暫時安置流離失所的百姓,發放食物,幫那些窮人治病,可在現實中是很難辦到的。現在流離失所及窮苦百姓之多,數以萬計,還有現在各國失去家園的百姓都很多,都在各個國家間到處流浪。日後時間長了,都聽聞我國有這樣的機構,肯定蜂擁而至,估計到時我國傾盡國力也無法滿足。就更別談建什麼惠民署了。”
他這番話把我說的啞口無言,我竟然沒想到這些。周永旭暗中給了吳一鳴讚許的眼神,這次月兒應該會明白自己的想法多麼不實際了吧。
我想到剛才看到的情景,又問道:“那為何才施了幾日粥就無法滿足這城裡每個窮人的需要了呢?”
吳一鳴心想:陛下你的愛妃太聰明瞭,不太好糊弄。看來幫陛下打馬虎眼是打不過去了。他回答我道:“主要還是資金的問題?現在的米價是二兩銀子一斗,而微臣只有壹萬兩銀子的經費。微臣精確計算過,每日施十鬥米,再算上每日人工開支,還有盤下這宅子的費用,大概可以施半年的粥,但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領到。不過今日娘娘把錢一發,估計過幾日施恩堂就要關門了。”
原來是我不明原因的冤枉了他,看來我的想法只是閉門造車,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脫節,我要重新好好想想。我看向周永旭道:“陛下,臣妾以為今日發放的錢,可否由陛下來出?”
“愛妃,這個當然由朕出!”他又吩咐吳一鳴道:“吳大人,朕再撥給你壹萬兩銀子,施恩堂你一定要打理好。”
吳一鳴無可奈何的道:“微臣遵命!”看來這位娘娘的意思是施恩堂還是要做下去的,估計這也是陛下的意思。看今日陛下那始終追隨著她一往情深的目光,就是知道陛下肯定會順著她的,只是可憐我那在深宮的妹妹,爭寵肯定是爭不過這麼娘娘的,以後獨守空閨日子可長了!
我們微服的身份暴露後,只有等著御林軍帶著馬車來接我們回宮,回宮時天已經開始暗了下來。
在浩浩蕩蕩的回宮路上,我一直在考慮關於施恩堂的事情,按照我原先的想法只能幫人一時,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要讓自己的想法在這個亂世裡真正得以實現,又能持續的發展下去,到底如何做才行得通呢?
在馬車裡周永旭握著我的手道:“月兒,就快到皇宮了,今晚不如到朕的寢宮來。”
我心不在焉的嗯了聲,他看我一直悶悶不樂的樣子問道:“月兒,你還在想施恩堂的事。”
我憂心的道:“當日陛下聽了臣妾的想法,應該已經知道會行不通,但陛下為何沒跟臣妾說明。”
他道:“月兒,朕怕你會失望。”
我懇求他道:“陛下,不要讓施恩堂就此關門,再給我些時間,我一定能想到方法,讓施恩堂和惠民署很好的建立起來。”
這時馬車已來到宮門口,周永旭對車外的侍衛說:“回思月殿!”
他擁著我道:“到了思月殿,我們再好好談談這事。”
一進思月殿的正廳,我就想到了那日在這裡刺殺他的情景,原本想好要與他同歸於盡,卻意外發現他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