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穆斯端著酒杯,指著愷撒,對著大廳裡的眾人說道:“朋友們,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裡慶祝我們的勝利,可是如果沒有這位年輕人,我們或許早都葬身在米提列涅城下。是他,憑著他的機智、他的勇敢,拯救了我們,打敗了米特里達特斯的軍隊,攻下了米提列涅城!”提爾穆斯顯然很激動,他頓了頓,穩定了一下情緒:“現在,執政官允許我授予這位勇敢的年輕人——蓋烏斯·尤里烏斯·愷撒最崇高的金像冠!”人群裡發出了陣陣歡呼,中間也間雜著驚歎聲和不服氣的嫉妒聲。是啊,金像冠作為羅馬軍隊的最高榮譽,是每個軍人都夢寐以求的。兩名親兵捧著金像冠走了過來,提爾穆斯親自把金像冠戴在愷撒的頭上。然後,舉起酒杯,高聲呼道:“來!讓我們向我們年輕的英雄祝福吧!”說罷,他和愷撒碰了杯,其他人也擁著上前爭著與愷撒碰杯,向這位幸運的年輕人祝福。愷撒也舉著酒杯頻頻的向人們致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戰爭結束了,小亞細亞恢復到了戰前的寧靜狀態。士兵們也輕鬆了許多,他們都獲得了或多或少的假期,有的回羅馬探親,有的去地中海的小島上度假,有的乘機處理一下自己的海外產業。愷撒的任務也減輕了不少,除了每天必要的應酬外,其他時間他都和西塞羅泡在一起。上次戰鬥以後,愷撒和西塞羅就成了朋友,他們都欣賞彼此的才幹,因此兩人經常在一起談論時政,品評人物,探討學術。愷撒覺著從西塞羅那兒學了不少東西,對西塞羅本人也有了更多的瞭解。西塞羅和自己的姑丈馬略是同鄉,都出生在阿爾賓納姆城。西塞羅比自己大六歲,家庭不過是一箇中產的騎士家庭,屬於平民的圖利烏斯氏族,14歲的西塞羅就被送到羅馬著名的詩人阿爾基亞的學校裡學習,以後跟隨伊壁鳩學派的哲學家菲德魯斯學習,19歲的時候西塞羅去了羅得斯投到大修辭學家摩隆的門下學習雄辯術,他歌頌馬略的長詩《征服森布里人的戰爭》就是那時期寫成的。後來,西塞羅回到羅馬城又在兩位斯採伏拉的指導下非常用心地研究法學,斯採伏拉兄弟都是*,又是淵博的法學家,他們把法律學最微妙的精髓和奧秘都傳授給了他。愷撒對於西塞羅出身貧窮,卻能受到如此良好的教育,非常羨慕。愷撒知道自己雖然也頗有一些辯才,但跟西塞羅相比,還是差了一截子。
這一天,愷撒又在向西塞羅請教一些關於辯論術的問題。西塞羅在問答了一些問題之後,笑著對愷撒說:“愷撒,你的辯才也很不錯,欠缺的只是系統的訓練,只要有人一點撥,就行了。”
“我不是在請你點撥嘛。”
“我哪行,你要真想提高辯術,還是去找我的老師摩隆。這兒離羅得斯也不遠,而且現在戰事也停了,更何況提爾穆斯那兒,你比誰都有特權。”西塞羅鼓動著。
愷撒深深為西塞羅的話語所打動,他知道自己所欠缺的是系統的訓練,要是能去一趟羅得斯向摩隆請教一下,那會受益無窮的。可是……愷撒深深地陷入在沉思中。在小亞細亞的這幾年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家,想著母親奧列利婭,想著妻子科爾涅利婭,自己多麼想能回去看看她們哪。平時在眾人面前愷撒是個活潑、開朗、沒有憂愁的人,時常周旋在小姐、夫人們身邊。可是,今天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愷撒再也掩飾不住了。
西塞羅很瞭解愷撒此時的心情,他們倆在進行學術交流之餘,也都談到了各自的家庭。西塞羅撫著愷撒的背,安慰著說:“快了,快了,你就會見到她們了!”
“可是,這該死的蘇拉!”愷撒從沉思中驚醒過來,咬著牙,詛咒著:“只要他活著一天,我就一天不能回羅馬!”
“不要管什麼蘇拉,愷撒,你要像你的姑丈馬略那樣!”
“可蘇拉不是說我值好幾個馬略嗎?”愷撒嘆著氣說完,隨即兩個人都大笑了起來。這個故事,愷撒曾當作笑話跟西塞羅說起過。西塞羅止住了笑,很莊重地端詳著愷撒:“你真的抵的上好幾個馬略,真的,愷撒!”西塞羅停頓了片刻接著說:“真正的雄鷹是不會永遠在雞籠裡的!相信我吧,愷撒,事情會有轉機的。”
正在這時,提爾穆斯的傳令官過來了,他讓愷撒趕快到最高指揮官那兒去,說提爾穆斯有事找他。西塞羅看了看愷撒,眼睛眨了幾下,那神情彷彿是說,怎麼樣,有轉機了吧。
在最高指揮官那寬敞的屋子裡,提爾穆斯正興奮地在來回踱著,手裡還端著個酒杯。一看見愷撒推門進來,提爾穆斯立刻又倒了一杯酒,遞給愷撒:“來,我們慶賀一下!”愷撒接過酒杯,不知道這位指揮官大人有何喜可賀,正要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