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郭德綱的演出被那家茶館的經理看到。下了臺,他找到郭德綱:“郭先生,您上這兒幹來吧。”
就這樣,郭德綱在那家茶館裡說起了相聲,那家茶館的名字叫作“京味茶館”。
乾點自己喜歡的事兒
1999年1月出版的民俗讀物《話說北京》一書,由郭德綱編著。前言裡,他這樣寫道——
幼時,瘋魔般的酷愛各種民間藝術,終於在八歲那年投身藝壇,學評書、學相聲,歷經寒暑,灑盡汗水,嚐盡箇中滋味。復輾轉於梨園,工文丑、工銅錘、檀板絲竹聲中,又知道了汗浸胖襖的滋味。難啊!演員的難處是行外人難以理解的。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也逐漸地理解了前輩藝人的教誨:“成角兒?三分能耐六分運氣一分貴人扶持!盼著吧!”長夜悶坐,細品此語。對?錯?經驗之談?牢騷之語?不知道。只是覺得這一輩子能幹點自己喜歡的事,足矣!
從剛剛進京時就想出名、上晚會、當大腕兒,到後來說出這句“只是覺得這一輩子能幹點自己喜歡的事,足矣”,郭德綱的心態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就是從他在京味茶館裡說起相聲開始。
京味茶館裡能坐一百多個觀眾,郭德綱在這裡白手起家,一邊給那些小票友說活,一邊自己上臺使活,竟然把這小小的茶館幹得挺紅火,最熱鬧的時候,連後頭掌櫃的櫃檯上都坐上了觀眾。也就是從這時起,郭德綱開始覺得“相聲還是這麼說有意思,在這兒說我很舒服,每天都盼望著去這。”可是又覺得很迷茫,越說越覺得自己從小就從那些老先生那裡學來的相聲和電視上的相聲完全不一樣,難道這輩子就只適合在茶館裡說相聲?
他最後的結論是:電視上的相聲確實和我的相聲不一樣,那不是我的路子,我幹不了那個。後來,劉寶瑞先生的親傳弟子、老相聲演員邢文昭等人也加盟到京味茶館的演出,郭德綱更加認定:相聲要在劇場裡說。
在京味茶館的相聲演出一直持續到1998年,因為跟茶館老闆的矛盾,郭德綱離開了這裡。
此後,郭德綱開始有意識的召集同行,繼續搞茶館劇場內的相聲演出。也就在那一年,1998年,他與天津的老曲藝演員田立禾、範振鈺、黃鐵良、尹笑聲、馮寶華、佟守本、魏文華、金文聲、陳鳴志、劉英奇、寇庚儒、劉學仁等人,在北京大柵欄的中和戲院辦起了每週一場的相聲大會演出。
中和戲院最早是乾隆年間興建的老戲樓,當年的各路名角兒,譚小培、尚小云、楊小樓、馬連良、梅蘭芳等都曾在此粉墨登臺。郭德綱等人的相聲演出是每週一場,定在週六。底角兒是田立禾範振鈺,倒二是黃鐵良尹笑聲。郭德綱當時與王月波搭檔,節目排在開場第一個。
當時臺下有一個十七歲的相聲小觀眾每場必到。據他回憶,當時郭德綱的節目,雖然排在第一個,但是由於效果太火爆,後邊的第二、三、四場的演員都“接不住”,按照調坎兒的說法,二三四場全是“泥的”,直到第五場,金文聲先生的南路山東快書出來,臺下觀眾的勁頭兒才能被收回來。
在中和戲院的演出只演了八場,有些演員就開始“返頭”了,也就是不得不把前幾場裡說過的段子重新拿出來再說。沒有新節目是攏不住觀眾的,中和戲院的演出停辦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7)
之後的幾年裡,郭德綱零零散散地在各種茶館、劇場以及其他場所演出相聲,比如2000年的“千禧新春曲藝名家名段欣賞晚會”,後來最早被傳播到網路上的兩段錄音,郭德綱與範振鈺的《雜學唱》和《白事會》,就是那次演出中的錄音。就在那段《雜學唱》裡,郭德綱說到:相聲要想再度繁榮,只有一條路——迴歸劇場,回到觀眾當中去!
2002年,郭德綱與老相聲演員張文順,以及快板、相聲演員李菁進駐大柵欄內的廣德樓,又辦起了相聲大會。
張文順先生生於1939年,從小喜歡相聲,常跟著三叔去平安電影院聽“小蘑菇”常寶堃,上中學時在天橋的相聲場子裡幫場,1946年左右連續兩年每天中午聽華聲電臺的馬三立張慶森,並在1950年由侯一塵的徒弟張世芳開蒙說起了相聲。20歲時,他從北京師範學院文學專科一畢業,就揣著大學文憑考進北京曲藝團,當上了相聲班的班主席,同時還教起了曲藝團學員班的古典文學課——就從那時候開始,說了一輩子相聲。李菁則是1970年代末出生,從小隨快板書《奇襲白虎團》的演唱者、快板名家梁厚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