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故鄉來人(第1/1 頁)
《古代逃荒種田記》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大夫來給柱子娘把完脈,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只道柱子娘上了年紀,這一摔風險不小,所以需要細心調養,具體何時能醒還要看天意。
李伯山送大夫出了門,對李大成說道:“爹,不算抓藥的錢,診金要了一兩銀子。”
李大成點點頭,沒有說什麼,診金雖貴,但他們手裡的錢足以付清了。比起診金,他更關心的是另一件事,“現在市面上的糧價如何?”
李伯山道:“現在糧價又上漲了不少,榆皮面紅薯秧都要二十文一斤了,足足比以前貴了十數倍,玉米紅薯便宜些,約百文錢一斤,麥子貴些,約一百五十文一斤,至於肉價,更是漲成了天價。”
李伯山感嘆,這樣的天價,真是要把人活生生給逼死。
李大成沉思片刻,又問道:“伯山,你可聽到朝廷開倉放糧的傳聞?”
李伯山搖搖頭,他一路上從城北走到城南,去了四五家糧店打聽訊息,路上還在攤販聚集的地方停留了一會兒,除了糧店的東家眉開眼笑,其餘人皆是愁眉苦臉。
李大成道:“你去糧店,先買幾斤紅薯和玉米,咱們身上雖有錢卻不能過於招搖,免得被人盯上了。”
李伯山點點頭,“我這就去。”
李伯山叫上李叔河和劉峰,三人一起出門買糧食。
李大成捻鬚在庭院裡思索,朝廷看樣子沒有任何開倉放糧的舉措,這般下去,蘭江以北只會越來越亂,災民搶糧食的事只會更加頻繁。
李大成帶著滿腹愁緒走進後院,見到魚娘獨自一人拿著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他有些好奇,於是問道:“魚娘,你在寫什麼呢?”
魚娘放下樹枝,“爺爺,我在寫《湯頭歌》,好長時間沒練過了,我怕自己忘了。”
李大成欣慰地點點頭,摸摸魚孃的頭,“等到了南方,爺爺給你買筆墨紙硯,魚娘就不用在地上練字了。”
魚娘高興得跳起來,努力了這麼久,終於不用在地上寫字了,還是有錢好啊,有錢了爺爺都大方了不少。
魚娘想到懷裡的兩個野菜餅,往四周看了看,見到沒人,才掏出來遞給李大成,小聲道:“爺爺,這兩個餅你還要嗎?”
這餅是李大成偷偷給她的,其他人都不知道。
魚娘懷疑,在驛站發現的那筆意外之財已經被分給眾人了,不然為什麼陳氏老往懷裡摸。
而李大成在給了魚娘野菜餅之後,卻像是忘記了這件事,隻字未提把野菜餅要走。
李大成壓低聲音,衝魚娘眨眨眼,“給你的就是你的了,我知道魚娘最機靈,一定能藏好的對不對?”
魚娘只覺得心裡頓時火熱起來,爺爺居然這麼信任我,不過,她又問道:“只有我一個人有,大哥和二哥他們都沒有嗎?”
李大成道:“你大哥有,他的性子和你一樣沉穩,能藏住東西,你二哥太跳脫了,這種事不能讓他知道。”
魚娘捂住嘴,看樣子爺爺是已經知道她偷聽的事了。
李大成離開前又摸了摸魚孃的頭,看似玩笑道:“拿好嘍,這可是你以後的嫁妝。”
李伯山幾人出去半個時辰後,扛著紅薯和玉米回來了,跟在他們後面的居然還有一個人。
此人鬍子花白亂糟糟的,臉頰凹陷,看樣子最近一定沒吃飽過。
劉大舅見到他,驚訝地喊了一聲,“三叔公,你怎麼在這?你不是應該在家嗎?”
劉大舅又一拍腦袋,急忙又問道:“家裡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劉三叔公嘴唇嚅囁,未說話已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邊哭邊道:“沒了,咱們家沒了,下河鎮被人燒光了。”
劉大舅大驚失色,險些沒跌倒,“怎麼回事?三叔公你快說清楚。”
李大成忙吩咐李伯山去裡面倒碗水給三叔公喝,“三叔公,你先喝口水,慢慢說。”
李叔河和劉峰攙扶起劉三叔公,讓他在石凳上坐下,又端起水喂他喝了幾口,
劉三叔公這才順過氣,“下河鎮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