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災民(第1/2 頁)
《古代逃荒種田記》最快更新 [aishu55.cc]
驢車沿著土路向前行進,周圍的景色逐漸荒涼,往年這時候本該是收玉米的季節。
今年因為乾旱,玉米全乾枯旱死在了地裡面,所以什麼收成也沒有。
從下河鎮離開,起初並未見到多少災民,路上行走的人也不算多,漸漸地上了大路,災民也開始越來越多。
魚娘看到骨瘦如柴的災民有的趴在玉米地裡挖野草,有的在扒路邊的榆樹皮。
災民三三兩兩或在路上,或在地裡,沉默地尋找一切能果腹的東西。
而魚娘這一群人趕著驢車,有老人有孩子,很快就引起了災民的注意。
“行行好,給點吃的吧?我都兩天沒吃東西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率先靠近。
劉家人護在外圍,乍一見這種情況,都有些不忍。
其中劉大舅的孫子,才十五六歲的劉安,心生惻隱,低聲對他身邊的哥哥說:“哥,咱們是不是還有些吃的?”
他大哥狠狠打了一下他的頭,沒想到自己家裡出了一個這麼天真的,罵他,“你蠢啊,咱們的糧食都不夠自己吃的。”
劉大舅回頭看他們一眼,吆喝道:“都趕緊走,別耽誤事。”
劉安只能不去看老人渴求的眼睛,悶著頭往前走。
那老人見討要不成,大聲喊:“他們有糧食!搶了他們的糧食咱們就能活下去了!”
聽到有糧食,一個個災民的眼睛都在冒綠光,也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統統圍了上來。
見狀,劉大舅默默把自己的殺豬刀提了起來,“我看哪個不長眼的敢過來?”
剩下的人也有樣學樣,紛紛把手裡的鐮刀、鋤頭擋在身前。
災民們有些猶豫,站住不敢動,他們雖然想吃東西,但是和一群身強力壯有武器的人硬拼顯然是一件不明智的事。
一個瘦的皮包骨的婦人突然“撲通”一聲跪下。地上有土疙瘩,這樣突然跪下來顯然疼得很,但是婦人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她苦苦哀求道:“求求你們給點吃的吧,我的孩子已經兩天沒吃一點東西了。只要能給點吃的,讓我做什麼都行。”
魚娘和她懷裡的小孩子對上了眼睛,那個小孩子大概和二丫一樣的年紀,但是因為沒吃飽飯,顯得頭大身子輕。
婦人見無人說話,又懇求道:“我把孩子送給你們好不好?讓他給你們做牛做馬,只要能讓他吃口飯。”
魚娘摟緊二丫,遮上她好奇的眼睛,“不要看,我教你用麥秸杆編小玩意兒好不好?”
二丫看著姐姐,點點頭。
劉大舅“呸”地吐了一口唾沫,“都給我滾蛋!一點吃的都沒有,再攔路看我不砍了你們。”
他常年殺豬磨礪出的血/腥氣勢一下子震懾住了災民,趁這個功夫,駕著驢車的人一揮鞭子,驢子吃痛開始往前跑,走路的大人也趕緊跟上。
離災民有一段距離後,一行人仍心有餘悸。
劉安垂眉喪氣不說話。
李大成說道:“以後這樣的情況還會很多,逃荒路上最難的是要狠下自己的心,如果再有誰覺得咱們的糧食多,想做個活菩薩,現在就可以離開。你要想想,你發了善心,害得可就是自己。”
柱子娘在魚娘身邊悄悄抹了眼角的淚,“可憐啊,都是可憐人。”
顧氏臉上也有不忍之色,她撫摸著自己的肚子,想到那個奄奄一息的孩子,“若是不離開下河鎮就好了,咱們就遇不見這些災民了。”
魚娘手把手教二丫編東西,她明白這次災民攔路只是一個開始。
而接下來,她會看到更多悽慘的景象,魚娘有些煩躁,一不小心就扯斷了手裡的麥秸稈。
又走了半天,終於到了一個城鎮,李仲海道:“天已經黑了,咱們進去找個地方過夜。”
趕著驢車進了城門,魚娘看到兩邊的街道上居然有不少賣吃食的。
災民圍在攤子面前,從破破爛爛的衣服上摸出幾個銅板,換來一個黑乎乎的餅,剛拿到手就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了。
定睛一看,那賣的都是平日裡不能吃的東西。榆皮面、紅薯秧、茅草根、花生殼、麩皮、棉籽餅,但凡找到的能入口的東西都被擺在上面了。
以前餵豬牛的食物,現在至少要十文錢一斤,要知道,素日裡的雞蛋也才一文錢一個。
進了一家客棧,魚娘環顧一圈,輕輕冷冷的,沒有什麼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