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國天皇已宣佈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多數島國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父母”。換句話說,天皇的意義與島國幾乎等同,在島國國民心中有重大意義。大和國(倭)君主的正式稱呼原本是“大王”(治天下大王)。在天智天皇時代遺臣的墓誌中,曾發現寫有「天皇」字樣的木簡,不過也有後世立墓的可能。可以肯定的在島國國內廣泛使用天皇一詞的時間,是天武天皇時期。
「天皇」在中國道教中,是最高的神祇,表示北極星。天武天皇因喜歡道教而使用天皇作為君主的尊號。
唐代以後,中國人按照島國人的自稱,逐漸以島國一詞取代倭作為對島國國的官方稱呼。由於對島國的幕府制度缺乏瞭解,中國一直以島國國王來稱呼和冊封島國的執政者。一直到宋朝之時,太宗對島國頗有好意,以至北宋歐陽脩『新唐書』、元托克托『宋史』等文獻,正式將「天皇」一辭寫入正史。島國的現任天皇名為明仁,年號平成,於1989年即位。明仁是當今在位的天皇,其出生時的徽印印號為“榮”(えい,桐的別名),即位前宮號為繼宮,即位後定年號為平成。
明仁天皇(Akihito)是昭和天皇裕仁的長子,生於1933年12月23日。1952年11月立為皇太子。1953年3月代表日皇參加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並訪問歐美一些國家。1956年在學習院大學經濟系畢業。1989年1月7日繼位,成為島國第125位天皇,年號“平成”。明仁天皇是魚類專家,曾在魚類雜誌上發表過許多論文。1959年與美智子結婚,有二子一女。2011年3月30日,島國天皇夫婦訪問東京的地震臨時安置點,看望東島國大地震災民。
李治他們由皇宮外苑經入皇宮正門折過二重橋到達皇宮正殿(新宮殿)。前面接待人員的車一下子就停住了,李治的車隨後停住。然後李治一行人下車跟隨工作人員直奔新宮殿,而警衛則是跟著那輛車去了停車場。李治便走抬頭望那宮殿,那氣勢巍峨,宛若我國唐代的長安故宮大殿。李治以為這就是一直以來的島國皇宮,但翻譯告訴他,這皇宮是重建的,真正的皇宮毀於1945二戰的戰火之中。這倒讓李治等人驚詫不已。
不一會兒李治他們就到了接待大廳,明仁天皇就在大殿中央的等著他們,大殿中央有把皇座,但明仁天皇卻沒坐下,一直立在那裡。李治不由得邊走邊打量明仁天皇,個不高,165cm左右,大約80歲左右,一頭銀髮,一雙壽眉,典型的島國小眼,高鼻樑,元寶嘴笑起來有種非常和善親切的感覺。明仁天皇今天傍晚就被通知晚上會見一個來自支那的軍方領導人,他是來聯絡停戰事宜的。所以明仁天皇高度重視,因為現在藏在地下和大嶽山山中島國民眾不但缺衣少糧,而且面臨了疾病的折磨,這一陣子大流感讓他的臣民們受盡了病痛。
明仁天皇非常著急,他也病了,但是他把藥儘量的分散給那些患病的民眾,一時間島國民眾紛紛感受到了明仁天皇的仁德。明仁天皇素以仁德聞名,與乃父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其父昭和天皇發動了侵略戰爭給廣大的亞洲人民帶來了深厚的苦難。而明仁自幼聰敏仁厚,為人所稱道;他不斷致力改善中日,中韓以及其它亞洲國家的關係。這種舉動不但為本國人民所稱道,在其它國家的百姓中也是有口皆碑。
李治見了明仁天皇竟笑著向自己走來,頓時心中一陣感動,不由得讚道明仁天皇果然名不虛傳!他向前緊走兩步率先伸出右手,明仁天皇慈祥的一笑,用右手和李治的右手握在了一起。李治見了明仁天皇那慈祥的笑容,出於尊重,直接一個鞠躬說道:“天皇陛下,能謁見您,是我的榮幸。”
明仁聽翻譯說後不由得一笑,緩緩地說道:“中國將軍閣下,我已經聽說您戰績顯赫,不知今天到來有何賜教?”
李治一聽笑了,心想島國人真是有禮貌,但是也太客套了吧。心裡想著嘴上卻不能失禮:“天皇陛下,鄙人李治素聞天皇陛下仁厚,今日所來於公於私都有事相求。”
明仁天皇聽後略感驚訝,心想原來不完全是為了停戰協議的事,居然還有私事,不由得覺得好奇不已:“李治君,還有私事?來來來,請坐。”
明仁和李治到了天皇的皇座傍邊,明仁坐在了皇座上,李治坐在他的右邊下首,那邊早有工作人員給他設了一個座位。
李治坐下後也是一笑:“天皇陛下,我們還是先公後私吧!實不相瞞我今天來是為了貴國東京地區百姓和武田家停戰的事情。”
明仁打量了一下李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