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因素,但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傳統不會永遠延續。在過去幾個世紀都是專制的許多社會里,也產生了持久的民主制度,這就證明了長期的專制傳統有可能從根本上被打破。當代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民主都是打破歷史先例的典型。
看一看在1917年的俄國以工人階級的名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政權的列寧式政黨,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上述問題的部分解釋。在領導一支武裝對付一個高壓的但政治上又軟弱的政權時,建立一個民主集中制的政黨是十分有用的——正如後來共產主義者在中國、南斯拉夫和越南的勝利所證明的那樣。雖然這些政黨依此有效地發動了工人群眾,有時也包括農民群眾,去反抗當權者,但它並不利於在推翻舊政權之後建設一個新的民主國家。布林什維克,以及隨後各國的共產黨,在為政權而戰期間不得不密切注意其群眾的基本要求和願望。可是一旦穩定地掌握政權,民主集中制的政黨和它準軍事的組織,就傾向於在新國家中產生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力結構。政策由上層領導制定,普通成員不折不扣地執行,這一原則從執政黨中逐漸擴充套件到整個社會。
俄國內戰結束之後,許多共產黨領導人,包括列寧,在許多場合都曾抱怨過他們建立的國家發生了越來越多的專制行為。也許,向專制主義發展的無情趨勢,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布林什維克在內戰之後發現了自己所處的令人難堪的社會孤立狀態的結果。在農村,布林什維克還缺乏堅實的政治基礎,而那裡是絕大多數人口居住的地區。內戰留給新政權的,是比1917年還低的支援率。它的城市工人階級基礎也已大部分消失。大多數獻身於社會主義的工人參加了血腥的內戰並犧牲了生命,而其他的人則在內戰期間或之後遷居到農村,以逃避俄國工廠近乎全體倒閉的厄運。留在工廠裡的其他工人,也在新的布林什維克政府機構裡擔任了一定的職位。大多數農民雖然樂意擺脫以前的地主的控制,但他們發現自己與以城市為基地的布林什維克缺乏緊密的聯絡。 txt小說上傳分享
黨—國精英(6)
在找不到任何社會基礎的情況下,布林什維克面臨著如何統治廣大農村,並建立起他們為之獻身的社會主義新制度的問題。對這一問題,他們用政黨代替社會基礎的辦法來解決。他們藉助紀律嚴明的、民主集中的政黨這個工具,來使國家工業化,從而發展起一批工人階級,使黨名副其實。
俄國共產主義者的專制統治,分化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有的歐洲社會黨的大多數領導人,都反對新的蘇維埃政權,拒絕和它有任何接觸。那些認為布林什維克對民主的破壞是迫不得已的社會主義者,組成了新的黨派,人們往往稱之為“共產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分化為批評莫斯科的“社會黨”和支援莫斯科的“共產黨”兩派,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1991年蘇聯垮臺。
20年代的經濟政治過渡
俄國從革命到形成一種穩固的新經濟制度,花了十多年時間。1918年至1920年內戰期間,所謂的“戰時共產主義”盛極一時。工業被國家化了,所有的生產和分配都按照戰爭需要來調控。交通阻塞、兵荒馬亂使大城市的供應捉襟見肘,在這種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俄國人發明了一種十分集中化的經濟管理制度——尤其在戰時條件下是如此。
內戰勝利的代價就是經濟的崩潰。1921年,布林什維克在一陣激烈的爭論之後,出臺了一項突然改變方向的經濟政策,即所謂“新經濟政策”,該政策一直延續到1928年。外國資本家被邀請到俄羅斯投資,私人經濟在貿易、服務甚至工業領域都得到鼓勵。在農村,農民可以隨意耕作他們新獲得的土地,並在市場上出售其產品。
到了1927年和1928年期間,俄國經濟大體上從戰爭和革命的廢墟上覆蘇過來了。此時在共產黨領導層內部,關於下一步經濟政策該如何走的問題,又爆發了一次激烈的爭論。一部分人,開始時以列夫·托洛茨基為首,後來以G。季諾維也夫以及L。加米涅夫為首,提倡加快工業化步伐並促使個體農民走向農業合作。他們擔心,自由的農村會成為農業資本家階級的滋生地,因此有必要透過把農業轉化為一種集體形式的做法避免這種危險。與此相反,另一部分以尼古拉·布哈林為首的人則鼓吹,應繼續執行新經濟政策,漸進推行工業化,同時更為漸進地開展農民合作化的組織工作。
這次爭論的解決方式和採取新經濟政策時完全不同。1924年列寧逝世之後,約瑟夫·斯大林,這位黨的總書記大權在握。在一系列精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