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3/4 頁)
擁而上,想要囤積更多原始股等待上市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永遠也等不到公司上市了,因為幕後之人藉此斂財完畢,早就抽身走了,只留下一地雞毛。這在經濟學上也許很複雜,但是在華夏只用八個字就能概括——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王庸雖然沒有相應的經濟學知識,卻能利用自身智慧高屋建瓴,一眼看穿背後的把戲。
切茜婭聽完王庸這番話,驀然眼睛一亮,殷切的看向王庸,問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對付這種公司?”
語氣既緊張又期待,好像這件事跟她息息相關一樣。
第三百九十四章 局中局
王庸察覺於切茜婭的奇怪狀態,卻沒有點破,而是道:“如果我說這類的騙術在十幾年前的華夏就已經屢見不鮮了,你信嗎?”
切茜婭愕然,難以置信的說:“怎麼可能?這種非法集資方式不過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包括最新的一種p2p變種,更是連一年時間都不到。華夏十幾年前就有,不可能!”
也不怪切茜婭不相信,這是一種披著經濟學理論外衣的詐騙手段,其實在那套理論裡,整個鏈條是天衣無縫的,具備相當高的水平。華夏十幾年前是什麼情況?恐怕連懂市場經濟的經濟學家都未必有幾個,能衍生出這麼先進的詐騙手段?
王庸只是笑笑,沒有著急反駁。
叮咚一聲,電梯到了。王庸跟切茜婭走出電梯門,王庸這才解釋起來:“我小的時候住在鄉下,十幾年前的鄉下談不上富裕,千把塊錢已經是不小的一筆錢了。那時有幾個人來推銷電器,第一天,他們讓圍觀群眾交五毛錢,就可以得到一個大盆。因為並不貴,只有市場價格的幾分之一。所以有人交了,然後真的領到一個質量不錯的盆子。而讓沒交錢的人後悔的是,沒多久,商家竟然把五毛錢退回給了交錢的人,表示這只是一種試探,看看人們對他們信不信任。”
“然後,上午的促銷活動結束。下午的時候,商販故技重施,只要交一百塊錢,就能得到一個高壓鍋。因為有前車之鑑,不少人都交了。當然也有人不相信,選擇了觀望。結果後來他們後悔了,商販又把一百塊錢退了回去。交錢的人白白得到一個高壓鍋。連續兩次,立馬在鄉民心裡形成一種錯覺,認為下一次商販還會退錢白送。”
“第二天,商販的重頭戲來了。他們拿出來一套所謂高科技含量的淨水器,說這套裝置可以將水裡的有害元素過濾,變成適合人體飲用的健康水。實際上只有一個膽囊跟濾芯,技術含量跟市場上的防毒面具差不多。防毒面具才多少錢?百十塊錢而已,而這個東西竟然要一千八!老百姓們聽到這個價格也是很猶豫,既幻想著商販會繼續退錢,又擔心不退了怎麼辦。這時候商販就用了一個很厲害的方法。”
“商販告訴老百姓,這套東西因為剛上市不久,所以並不準備出售,只是拿來試用,做調研,看看產品對於不同地區水質的作用到底如何。所以,東西是完全免費送給大家的!但是有一個條件,免費試用的人選只會在之前買過盆子跟高壓鍋的人群裡抽取。被抽中的人只要交一千塊錢押金,使用滿一年,並且做好每個月的反饋報告。一年後就可以退回這筆錢。商販還提供了他們在鎮上的公司門頭租賃合同,合同簽了兩年,證明他們根本不會跑。結果可想而知,見識不多的老百姓們紛紛動心了,沒有抽取資格的也渾水摸魚,說自己買了商販的盆子。商販也不細問,全都登記上。那些人還沾沾自喜,以為賺到了。下午抽獎結果公佈,很多人都中了。人們喜滋滋的領了淨水器回家,以為白得天大一個便宜。”
“可他們卻不知道,只要提交了申請的人全都被抽中了。而商販提供的那份租賃合同,更是假的。捲了錢,商販消失了。換另一個地方故技重施,只留下無知的鄉民還在幻想著一年後商販來退錢。”
走到房門口,王庸的故事正好講完。
切茜婭聽得很入神,半晌,她才感慨的道:“果然手法如出一轍。底層人民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啊。”
王庸失笑:“這算哪門子的智慧?再靈活的腦子不用到正路上也是白搭,反而智商越高越是禍害。”
切茜婭不以為然,而是一邊摸索房門鑰匙,一邊問王庸:“你還沒告訴我對付這種人有什麼好辦法嗎?”
“辦法肯定有。就跟咱倆玩騙紅包遊戲一樣,我發給你一個十塊錢紅包,你還我20。我刺激你,說勞資什麼人,你給我20侮辱人呢!不就是錢嗎?我給你50!於是你也被刺激,再給我100。迴圈往復,套路越來越深,等到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