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彭寅看著外面空蕩蕩的街道,心裡跟打鼓一樣,一下子吃不準了。
“隊長,我覺得不管怎樣那人最終都要進入軍營,只要咱們守好軍營,他就得逞不了!”一個特戰隊員說道。
這話頓時提醒了彭寅。
“對!咱們就守株待兔,等他自己上門!我就不信他長了翅膀,能飛過咱們防守!”
彭寅又燃起一絲信心,將特戰隊員們分開,各自防守軍營可能被潛入的角落,準備在王庸潛入之時直接拿下。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天色越來越晚。王庸卻就跟蒸發了一樣,再沒出現過。
一度彭寅懷疑王庸已經用什麼手段混了進來,帶著幾個特戰隊員將軍營翻了一個遍,可最終他什麼都沒發現,軍營反倒被他折騰的雞飛狗跳。
“難道他打算認輸了?”彭寅自言自語道,覺得這種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知難而退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自己不會笑話他的。
而彭寅卻不知道,就在他此刻站立的地方,有一處鬆軟的沙土。沙土上生長著一片亂麻般的灌木植物。
而在灌木叢裡,一根黑色的出氣管正藏於其間。
出氣管的另一頭,則連線著王庸的嘴。
王庸整個人連頭帶臉都埋入泥土之中,臉上套著一個塑膠袋,防止泥土進入口鼻。只用一根管子維持呼吸。
彭寅怎麼也不會想到,王庸卻是早已經潛入了軍營!僅僅靠著一根管子跟一個塑膠袋,就完美隱藏了下來!
兩人只隔數米,卻如同隔著一個世界,互不相聞。
第二百八十七章 強硬突襲
這種簡單卻又極其實用的偽裝戰術,卻是源於越戰之時的慘痛教訓。
當時我軍跟越游擊隊屢次交手,雖然我軍在力量跟裝備上佔據著優勢,可面對越方複雜的叢林環境,幾乎就是懵了。
越游擊隊利用這一點,不斷的進行潛伏刺殺,用如同猴子一樣的狡詐手段暗殺了我軍不少戰士。導致那個時期內我軍戰士一天黑就會縮排貓耳洞,完全不敢出去行動。
而最為邪門的一次是,我軍明明得到了情報,說有兩個越游擊隊員摸進了我方陣地,上了山。要求各單位配合排查。
而在出動了大量人力,甚至將整個山頭都搜了一遍的情況下,都沒能找到那兩個游擊隊員。
後來搜查的軍隊撤退,到了傍晚有老鄉反映曾看見兩個人從山上下來,穿回了邊境。
那個時候我軍才終於意識到了越游擊隊員偽裝的厲害。於是再遇見此類情況,直接就是炮火開路,用火力犁一遍再走。
這樣對方隱藏的再完美也不可能活得下來。
只是這個無奈之舉還是大為讓人沒面子,後來才有人揭開了謎底。原來越游擊隊用的隱藏方法不過就是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當方法揭曉的那刻,有多少軍方幹部扼腕嘆息,覺得不可思議。這麼簡單的方法竟然坑了我軍這麼久!
而也是那時候,我軍戰士才真正瞭解到越方在叢林戰上確實有著世界一流的能力。
當然,後來我軍“師夷長技以制夷”,硬生生將越方打到首都,也讓他們知道了原來華夏軍人不是美軍,他們那些泥猴子把戲對付美軍有用,對付華夏卻是還欠缺了點。
王庸現在用的方法比越軍的更加先進,不是科技上的,而是身體能力上的。
有國術根基的王庸可以在土中進行“龜息”,降低自己的代謝頻率,連身體溫度都會跟著降低。即便對方有最先進的熱成像夜視儀也無法發現王庸。
這便是華夏傳統武術的好處了,龜息術是屬於仿生氣功之一的吐納氣功。《脈望》載:“牛雖有耳,而息之以鼻;龜雖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龜息者,當以耳言也。”意思是說,龜息導引,要以聽息為之。
此功是武當道家修煉內功的一門功法,又名“玄武定”“龜息真定功”,由潛心、潛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組成。
這四個部分循序漸進修成,便能變成一隻老龜,埋藏於水中探頭吃氣,一口氣足以支撐良久。
聽著彭寅腳步聲漸漸遠去,王庸透過伸出的管子徐徐吐出一口濁氣,然後吸入一口新鮮空氣。
他在衛兵第一次回來反饋資訊的時候,就悄悄尾隨其後,縮在一輛軍車的後面悄悄進了營地。那時候的彭寅兀自認為王庸是要溜走呢,哪裡想起來佈置人手搜查?
等他想起來,卻是為時已晚。王庸早就潛入軍營躲進了沙土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