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話說在第一部書《劉太醫談養生》裡,我們談到了如何治病;並且談到了真理應當是最簡單的,那就是人類的疾病只有16個證候群。但是醫生的天職是防病,而不是治療方法的高明。因此在這第二部書《病是自家生》裡,我們要談一談疾病是怎樣造成的。
疾病是怎樣造成的呢?告訴你,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有人說,疾病怎麼是自己造成的呢?難道地震把人砸傷、汽車把人撞傷、歹徒把人刺傷、毒氣把人燻傷、動物把人咬傷、火焰把人燒傷、電流把人灼傷、炮彈把人炸傷等,都是自己造成的嗎?錯了,我們不是討論急性外傷的原因;而是討論造成慢性病生成的因素。
有人說,我遵紀守法、不偷不搶、愛護妻兒老小等,沒幹什麼壞事,怎麼會得慢性病呢?錯了,雖然你沒有違反社會道德,但是你違反了養生之道。
有人說,為什麼七分養一個月之後,再進行三分治呢?難道說,還要讓病情變得再嚴重一些,再去治療嗎?錯了,因為疾病是你自己造成的,因此你必須糾正錯誤,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這叫解鈴還需繫鈴人。
是的,人類剛剛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他們不懂得病是自家生;他們認為疾病是老天爺對於人類的懲罰。
人類到了公元前3世紀,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內經》提出了預防疾病的概念:“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也就是說,只有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才能不病;但是沒有指出具體的預防措施。
人類到了公元12世紀,中國金朝醫學家劉完素提出了一個重要的醫學觀點:“人乃純陽之體。而油脂細糧乃生熱之物。故健者食之病也,病者食之甚也。”也就是說,如果人類吃入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那麼就要發生疾病。這個觀點為後世的養生之道奠定了基礎。
人類到了公元15世紀,中國明朝永樂太醫劉純奉旨從1409~1475年以囚試醫。他率領300多個醫官,歷經66年,透過幾千名死囚犯的人體試驗,指出人類存在著20個生活誤區,是這些誤區製造了人類的疾病,因此人類必須使用養生之道去克服。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如果你的健康是100%,那麼遺傳因素佔15%,社會因素佔10%,醫療條件佔8%,環境因素佔7%,而你的個人生活方式卻佔去60%;也就是說,你不能抱怨父母不好、不能抱怨生不逢時、不能抱怨沒有好醫生、不能抱怨環境汙染;因為你的健康是由自己決定的。也就是說,許多疾病是病人自己造成的。
進一步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更沒有無緣無故的疾病。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什麼叫生活誤區
所謂生活誤區,就是習以為常的飲食、情緒、勞逸的錯誤。但是走入生活誤區不能立即生病。這是因為人體自身有一定的代償功能,這種代償功能掩蓋了人體的慢性中毒症狀;這個過程就叫做交病,也就是亞健康狀態。但是當這種慢性中毒逐漸積累,使得人體的代償功能達到了極限,那麼慢性病就會造成人體的不適;而這些不適就會催促人去醫院找醫生,於是一檢查不是癌症,就是動脈硬化。這就是許多慢性病的由來。然而至今依然有些人不以為然;他們說自己多少年來,就這麼糊里糊塗地生活,怎麼不得病?其實許多慢性病正在等著他們。
劉純是個祖傳中醫,從太祖劉完素算起,已經行醫十代了,積累了許多臨床經驗。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人為什麼要得病;可能許多醫生也沒有想過。因為醫生的職責似乎就是治病。然而作為一個太醫,卻不能只去治療貴族的疾病,因為疾病都是可怕的;而且如果太醫一旦失手,那麼就要被滿門抄斬。
不過,劉純發現生病好像有個規律,似乎越是胡吃海塞的人,越是愛生氣的人,越是閒暇的人,就是越容易生病的人。但是他也發現一些生活方式很樸素的人,飲食結構很簡單的人,卻是一些不容易得病的人。這是非常奇怪的。
例如:
①僕人比主人壽命長;②窮人比財主壽命長;③和尚比俗家壽命長;④女人比男人壽命長;⑤智者比傻子壽命長;⑥武將比文官壽命長;⑦農民比漁民壽命長;⑧村民比市民壽命長;⑨樂觀比憂慮壽命長,⑩穩重比急躁壽命長。
然而貴族就是主人、就是財主、就是俗家、就是市民、就是憂慮、就是急躁;他們的生活方式很豪華,他們的飲食結構很複雜;因此就是極其容易得病的人,而且貴族真的短命。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