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指名,不能引證。我建議在這非常時期,政治局每週要召開一次常委會。”
“還開什麼會,耍嘴皮子幹什麼,有什麼用?張國燾仍然自恃兵多,不把中央放在眼 中。”
“會還是要開的,集思廣益嘛!”毛澤東說。
會議最後還是接受了毛澤東關於“每週召開一次政治局常委會”的建議。
沙窩常委會議後當天下午,毛澤東等人繼續北行,到達毛兒蓋。
周恩來因身體狀況極差,中央在沙窩召開的兩次會議他都沒有能出席。
在整個8月,周恩來都病得很厲害,有人甚至估計到他的生命已是危在旦夕。離開沙窩 時,毛澤東為此非常著急,一再囑咐彭德懷,說:“無論如何要照顧好周副主席,他不能再 騎馬了,要組織力量抬著他行軍。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
彭德懷立刻把辦事一向認真的軍委幹部團團長陳賡找了來,命令道:“抬著周副主席行 軍的任務就交給你,從現在起你就是擔架隊的隊長,我給你分配40名戰士來。”“是,我 可以親自抬!”年方31歲的陳賡爽快地答應道。他與徐向前、胡宗南都是黃埔軍校的同期 同學,整10年前,他在東征戰鬥中曾背起絕望中欲自殺的蔣介石,撤到安全地帶。現在, 他又擔負起救護黃埔軍校時的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重任。
川西北高原,遼闊的地域在地勢上東南明顯低於西北,海拔由780米逐步升高到30 00米以上,由南向北走,基本上呈上坡。陳賡抬起周恩來的擔架,穩健地踏向新的征途。 他的隊員是彭德懷下決心扔掉紅3軍團唯一還保留下來的兩門迫擊炮,騰出40名戰士來輪 流抬周恩來的擔架的。彭德懷算了一筆大帳:“別說是兩門迫擊炮,就是200門、200 0門大炮也不能換我們1個周副主席。”
從沙窩到毛兒蓋,擔架在行走著,昏迷中的周恩來在暖融融的陽光照射下甦醒過來,他 面朝青天睜眼看到的是一張熟悉的圓圓的娃娃臉,認出了是陳賡,說道:“原來是你呀!”
“周副主席!你醒了… ”
“你救過蔣介石的命。現在你又要救我的命了… ”周恩來講話仍很吃力,他太虛弱了。
“馬上就到毛兒蓋了。”陳賡說。
周恩來勉強地微笑著,又閉上了眼睛。陳賡把草帽遮在周恩來的臉上,免得強光照射, 影響周恩來的休息。
再有4天就是處暑的節氣,草原上的氣候不像內地那麼熱,但走在直射的陽光中,仍然 渾身燥熱。陳賡身上已經被汗水溼透了。
“看著遠處的雪山,也就不會感到熱了。”陳賡對戰士們說,他採取的是心理驅熱法。
“還真管用。”戰士們望上一眼冰雪覆蓋的高山,心裡好像有塊冰在融化,漸漸感到比 剛才涼快些。
此地高原東南部是高山峽谷地帶,峰嶺聳峙,起伏綿亙,河流縱橫。整個地區的氣候呈 垂直分佈,從河谷到高山形成溫暖帶——溫帶——寒溫帶——寒帶——凍原帶的立體氣候。 其間九頂山、雪隆包、巴朗山、夾金山和中部的夢筆山、虹橋山、亞克夏山(又稱埡口山、 長板山)、昌德山、打古山等,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故統有雪山之稱。
“古有曹操望梅止渴,今有陳賡望冰止熱。”周恩來不知什麼時候醒了過來,也加入這 望山活動。
“你們看,前面就是毛兒蓋。嗬,真是個美麗的地方啊!”
陳賡讚不絕口。
毛兒蓋周圍,是個農牧區,土地肥沃,牛羊結群於草叢中。這裡的青稞比較多,蠶豆開 著紫色的花,有的已經結滿豆莢。
周恩來的擔架進了毛兒蓋。毛澤東等人也剛到不久,在街道上四處望著。
經過戰鬥後的毛兒蓋,有許多房屋被燒燬。
紅軍到了毛兒蓋後,缺糧情況雖有所緩和。但對這麼多的紅軍大隊來說,也只能救一時 之急,必須儘快離開這裡。因此,毛澤東等人於8月20日中午到達毛兒蓋後,下午,即在 索花寺內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夏洮戰役和以後的行動方針。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 聞天、博古、王稼祥、陳昌浩、凱豐、鄧發;列席會議的有徐向前、李富春、聶榮臻、林 彪、李先念,共12人。
毛澤東主持會議並首先作了關於夏洮戰役計劃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我們向北行 動以後,目前存在著兩個方向,一個是執行夏洮戰役計劃,積極佔取以岷州為中心的洮河流 域東岸,然後依託這一地區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