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泥土,睜大眼睛一看,驚呼道: “啊!你受傷了!”
劉伯承臀部負傷,身邊一攤鮮血。汪榮華心疼得渾身直抖,立即含淚為劉伯承包紮傷 口,並叫黃興去找擔架和馬匹。
“不要緊,打仗掛彩,乃兵家常事!”劉伯承鎮定自若地摘下眼鏡,擦著鏡片上的塵 土,安慰汪榮華。
“你的傷很重,不要動!”
“負傷有啥子嘛,革命哪有不流血的。你看,你還說我呢,你也負傷了,腿上的血都流 下來了,快包紮你的腿!”劉伯承說。
汪榮華點了點頭。在為劉伯承包好傷口後,才低下頭看了看自己的腿傷,這時她才感到 一陣鑽心的痛,悄悄轉過身去,為自己包紮。
劉伯承微微抬起身來,撫摸著妻子的傷口,動情地說:“革命,流血是常事。紅軍,就 是從血泊裡爬出來的。如今,我們兩個的血還真流到一塊來了!”
又一架敵機飛臨上空。
“走,快離開這個地方,到前面樹林中去!”
劉伯承臨危不懼的精神鼓舞著汪榮華。他倆儘管傷口很痛,但仍互相攙扶著,一步一步 向前邁進,艱難地向前走了幾十米。前面出現一個陡峭的山坡,汪榮華咬著牙往上爬,可是 她那負傷的腿,怎麼也使不上勁。劉伯承伸出一雙有力的大手,忍著傷痛,把汪榮華先託了 上去。
汪榮華在坡上站穩腳後,立即迴轉身,伸手使勁地把劉伯承拉上來。就這樣,一對新婚 燕爾在這生死關頭,互相拉扯著,一步又一步,終於爬上山坡,來到了山崗上的樹林中。
這時,警衛員黃興帶著幾個戰士跑過來。汪榮華扶劉伯承上了擔架,自己才騎上馬,跟 在擔架後面,緩緩行進。
為了迎接劉伯承,周恩來親自安排工兵連連長王耀南和指導員李呈瑞帶部隊前往,對王 連長說:“黨中央決定派你們連去二、四方面軍長征來的方向,把劉伯承總參謀長接回來, '奇''書''網'他已先於部隊向我們這個方向過來了。給你們配備1部電臺和1個騎兵班。路上要小心,不 許出任何問題。”
軍委副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張雲逸特別派來參謀,向王連長介紹了沿途的敵情,以及與 中央聯絡的方法等。
聶榮臻叮囑王連長,說:“你們的任務是很艱鉅的。到保安的路有許多條,地形和敵情 都很複雜,這就要看你們的隨機判斷能力了。從地圖上看,你們第一步必須趕到華家嶺以東 30多里的三岔路口,在那裡做好迎接他們的食宿準備。劉伯承同志是帶著少數人單獨北來 的,恐怕不好找,但無論如何要找到。”
李指導員當即表示:“找不到劉總參謀長就砍我的頭!”
聶榮臻嚴肅起來:“我不要你的頭,要你們活著完成任務。”
王連長等率隊離開紅1軍團部,按原計劃在華家嶺以東的三岔路口一個小村莊中設立了 接待站,並從7公里外背來了能飲用的泉水。他們推測劉伯承一行最少也會有20餘人,食 宿一定要事先安排好。
在設立好接待站後,他們兵分3路成扇形繼續向前搜尋,由騎兵負責聯絡。並委託當地 的牧羊人留點神,協助把好各個路口。然而,五六天過去了,各路人馬都沒有迎接到劉伯承。
“把好大小各個路口,繼續尋找。”每天傍晚各路人馬空手而回後,王連長几乎都重複 著這一句話。
第7天,各路人馬又都放出去了。王連長感到很不安,心想:難道劉總參謀長從別的地 方過去了嗎?如果到達保安,那麼中央也會電告我們的。可千萬別出別的事啊!
王連長準備發個電報詢問中央,可又覺得不妥當。正在他苦思冥想時,一個戰士跑來報 告說:“連長,大約1個小時前,有位放羊的老大爺曾看到幾個生人從附近路過。”
“究竟幾個人?”
“老大爺說好他是三四個人。”
“這就不對了,劉總參謀長他們怎麼會只有三四個人呢?”
“老大爺說這幾個人穿得破破爛爛,像討飯的叫花子,甚至還不如叫花子穿得好。其中 好像還有一個女的。”
“這就更不對了,總參謀長穿得再爛,也不會穿得不如叫花子。還帶了個女的。老大爺 判斷得對,那幾個人可能就是外地來的叫花子。”王連長像洩了氣的皮球又坐回到發報機 旁,但他突然轉而一想,對那個戰士說道:“去看看也無妨,如果是國民黨的特務呢,咱們 抓回來也算是有收穫。走!哦,家裡還要留個人,你在這裡守著,我去去就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