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毛澤東向來有 只爭朝夕的精神。
毛澤東等人說走就走,離開懋功向北行進。
毛澤東等人動身北行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張國燾的耳朵裡。原來傲氣十足的張國燾卻 有些坐不住了,他高喊道:“備馬!”率隊迎著毛澤東等人來的方向賓士。與張國燾打過幾 次交道的人,都知道張國燾的性格就是如此古怪,遇事左右搖擺,愛拿主意卻無堅定的主 見,待人也是忽冷忽熱。所以,在與毛澤東等人會合這個問題上,他也表現得如此顯露。
“按這個速度,我們會在什麼地方見到他們?”張國燾問時刻跟在身後的秘書長黃超。
“他們從懋功出發的時間比我們早1天,根據行軍速度和道路情況,我們與他們相差約 100裡,可能在兩河口和撫邊鎮之間就能見到他們。”黃超回答。過去人們計算里程的單 位習慣用華里,口語即簡稱裡,1華里等於公制單位的半公里。
“從理番到撫邊多遠?”張國燾又問。
“100多點。”
“那我們要快走!”張國燾揚鞭催馬趕路。
草地龍虎/(陳宇) 第二回 七常委握手撫邊鎮 張國燾發難兩河口
紅一方面軍由中央蘇區興國出發,經歷了8省,到達這川西北的懋功縣。如果算里程, 由興國到遵義,是7150裡。再加上從遵義出發到現在懋功的3225裡,總共是103 75裡。
剛好萬里的長征路,前面的路還有一半多呢!
6月22日下午5時,撫邊小鎮村頭。毛澤東伸出寬大的手,歡迎張國燾前來。當時給 毛澤東送信的康先海等人,目睹了長征路上這極富有戲劇性的一幕,記述說:毛、張二人見 面後,先是對視無語,互相緊緊地握著、搖著對方的手,還是毛澤東先啟口:“可惜啊!”
張國燾接著說:“我來接客,難道犯罪不成?!”“是嗎?接客很好,但要有個家。沒 有家,把客放在何處?”
毛澤東的話語中明顯帶刺。
毛澤東、張國燾兩人一見面就唇槍舌劍。至此,旁觀人才明白毛澤東是在說紅四方面軍 不該全部撤出川陝根據地,在兩人未見面前已有電報交涉。
人們哪裡知道,也許這正是兩軍分裂的不良開端。
此時不足30戶的撫邊小鎮,中共中央的重要領導人物幾乎都在這裡聚集了,中央政治 局常委就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王稼祥、張國燾7人。政治局常委另外 還有3人是留在江西蘇區的項英、遠在莫斯科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的王明、在川湘鄂黔邊 紅軍中的任弼時。因此,可以說撫邊小鎮一夜之間成了中共中央的首府,中共中央的7位政 治局常委在這裡相聚大握手。
張國燾是帶1個騎兵警衛排從茂縣趕來的,這高大的馬隊,整齊的衛隊襯托著傲氣十足 的張國燾,愈顯得張國燾的高傲。他下馬後沒有前行,而是站在原地,等著毛澤東、周恩來 和朱德等人走上前來握手。
論年齡,這年,毛澤東42歲,張國燾38歲,兩人僅相差4歲,但面色憔悴的毛澤東 與豐滿紅潤的張國燾相比,則顯得要老得多,外表年齡至少也要相差10多歲。特別是毛澤 東等人破舊的灰色軍裝露出被泥土染成灰色的棉絮,與張國燾那身筆挺的中山裝形成很大的 視覺反差。這種會合的場面真像是窮親戚在會大富翁。
會見時,沉悶的氣候好像在預示著兩個方面軍會合後要有段昏暗的風波歷程。天空中的 鉛雲越來越低,雨點越來越密。貼在牆壁上的標語在雨水中被打滑,有的開始脫落;用白色 石灰水刷上牆壁的歡迎口號在驟雨的襲擊下開始化作白水下流。張國燾的晚到使他成為撫邊 小鎮的“貴客”,紅一方面軍的部隊就在如此大雨滂沱中為張國燾舉行了歡迎儀式。
毛澤東等人由於在雨中等候了一段時間,衣服已被打溼,特別是那軟塌塌的帽沿經雨水 一淋,不免顯得有點滑稽。
神氣十足的張國燾在警衛員的打傘護衛下,大搖大擺走上臨時搭成的主席臺。
歡迎儀式由聶榮臻主持,朱德和張國燾講了話。
朱德在歡迎詞中說:“兩大主力紅軍的匯合,不僅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勝利,也是全世界 無產階級和一切勞苦群眾的勝利!歡迎會師快樂的不只是我們自己,全中國的人民,全世界 的被壓迫者,都在慶祝歡呼。這是全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黨的列寧戰略的勝利!”
在朱德講話時,張國燾注意到了在座的中央領導們的穿衣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