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後半生常常自以為是,不大聽了。吳三桂也是人傑。壬秋先生,你是大學問家,你說是嗎?”
“不錯,吳三桂是人傑,令先祖也是人傑。”王輳г私庸�巴貳K�埠攘瞬簧倬疲���屏看螅�形拮硪狻Q疃紉恢背院鵲貌歡啵��謐ㄐ奶��
“我最佩服你那丞相先祖的兩處表現,若是吳三桂都照辦了,這天下早就又回到我們漢人手裡了,哪有今天割地賠款的奇恥大辱。傷心呀,滿虜真把我們中國人的臉丟盡了。”塗道士說到這裡,兩眼竟然湧出淚水來。他也不去擦,任其在滿是皺紋的臉上滾著,彷彿一條小溪在坑坑窪窪的坡地上流淌。滿桌啞然。楊度想起進門前道士唱的歌裡有“酒酣看劍長嘆籲,國仇哪忍忘須臾”等詞,這樣地位卑賤的老人,居然有如此強烈的愛國之情,楊度不覺感慨起來。“位卑未敢忘憂國”,卑而不忘國事的何止一個陸放翁啊!
“老弟,你說的是哪兩處?”胡三爹的聲音出奇的溫和,顯然老頭子也動了感情。
“一處是順治剛死,康熙登位的時候,那是一個好時機。康熙那時只是一個八歲的小毛孩,一點人事不懂,國政掌握在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手裡。孝莊雖號稱厲害,但畢竟是個婦人。那時候滿人入關只有十多年,還沒有站穩腳跟,朝廷又群龍無首,的確是個難逢難遇的好機會,吳三桂若接受你那個丞相先祖的建議,趁機在雲南起兵,打著驅趕滿人恢復漢家江山的旗號,必定可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成就大事。但吳三桂卻說順治於他有大恩,不能欺負人家孤兒寡婦。他對滿人抱這個感情,真是無大英雄的眼光。”
“令先祖真的有這個建議?”王輳г瞬恢�勒舛問肥擔��送康朗康幕埃�瘓醵院���採�鼉匆飫礎�
胡三爹點點頭說:“書稿裡有記載。”
“令先祖見事之明,不在蒯通之下。”王輳г艘允種竿返闋拋雷櫻�有睦鋟⒊鱸奚汀�
為了不至於醉倒而在大學問家面前說胡話,塗道士剋制自己不再喝酒了,他從一個破水缸裡舀出一瓢冷水,咕嚕咕嚕地喝了幾大口,再用瓢裡的剩水洗了洗臉,撩起道袍將水擦乾。他覺得頭腦清醒多了,重新坐到桌子邊,說:“第二處更可以看出你先祖的過人本事。吳三桂起兵後,開頭戰事十分順利,貴州、四川的文武官員都響應,西南河山盡屬吳氏。此時,你先祖向吳三桂提出,宜出巴蜀,據關中塞殽函以自固,待後方佈置停當,再率兵由宛、洛入北京。”
“這是效漢高祖故事,是個好計策!”王輳г慫怠�
“可惜,吳三桂沒有聽家先祖的話。”胡三爹嘆息了。
“吳三桂的軍隊打下長沙後,那位老先生又建議立即渡江,全師北上,取幽燕腹中之地。吳三桂又不同意。”
txt小說上傳分享
《楊度》第二章 帝王之學(12)
“太可惜了!”楊度禁不住插嘴。
“後來,朝廷調集各方兵力,將湖南團團圍住。老先生又急言,滿人弱於水戰,不如大擄民船,火速浮江東下,佔領金陵,憑藉長江天塹,與滿人劃江而治。”
“這是後來洪秀全的路子,已落下著了。”王輳г似賴饋�
“就是這樣不得已的下著,吳三桂仍舊沒聽,終於將自己困死在湖南。”塗道士邊說邊不知不覺地又端起了酒杯。
“所以說,令先祖是明珠暗投。”塗道士繞了半天圈子,又回到開頭的結論上來。
“這大概是滿人的氣數那時還正在興旺時期吧!”胡三爹無可奈何地自圓其說。
酒吃得差不多了,聾崽過來收拾殘菜剩湯,隨後又端來幾杯熱茶。王輳г撕茸挪瑁�院���擔骸拔藝飧雒派�圓庾鐘行巳ぃ�愀��飧鱟滯嬙姘桑 �
胡三爹尚未開口,楊度忙說:“胡三爹,您給我測一個字吧!”
塗道士也在一旁助興:“老哥,好久沒有聽你瞎扯了。你再胡亂扯一通,也讓我醒醒酒。”
“測字是真學問,哪裡可以胡亂瞎扯的。”胡三爹笑著說,“晳子先生,你就隨便報一個字吧!”
楊度略想了一下,說:“胡三爹您老住錢局巷,就測個錢字吧!”
胡三爹摸摸下巴上幾根稀疏的白鬍子,思忖了一會說:“‘錢’,乃三個字組成,右邊兩個‘戈’字,南戈北戈相鬥;左邊一個‘金’字。金者,貴也。干戈相鬥之際,有貴人出來。目前人心浮動,四海不寧,內憂外患,隨時可起大規模的刀兵相爭。可以預測晳子先生將在爭鬥中贏得貴重的身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