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二人越談越投機,便換帖拜了兄弟。徐年長四歲,袁稱之為把兄;袁有錢有勢,徐則依袁家的派號改名世昌。那時袁的長兄世昌已死去多年,徐改名世昌,正好補了這個缺。袁世凱當即拿出二百兩銀子送給把兄,要他辭館一心準備明年的會試,徐感激不盡。第二年春天,徐世昌果然一舉高中,點了翰林,二人關係更加親密。袁世凱不願老死鄉間,走科舉之路對他來說又很艱難,便乾脆棄文就武,帶著一班子弟兄們去投軍。他投的是駐在登州幫辦海防的淮軍統領吳長慶。
吳長慶與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有過極不尋常的友誼。那一年,吳長慶的父親吳廷襄在家鄉安徽廬江辦團練。一次,捻軍將廬江城團團包圍,情形非常危急。吳長慶奉父命來到宿州,請求袁甲三派兵救援。袁甲三當時亦在困境,派不派兵,心存猶豫,遂徵求身邊子侄們的意見。袁保恆認為圍廬江的捻軍勢力強大,且自身危難,不能派兵。袁保慶卻認為吳廷襄以紳士辦團練,忠心可嘉,不能見死不救,力主派兵。雙方都有道理,爭執不下,袁甲三一時拿不定主意。待到第二天袁甲三決定派兵的時候,廬江城已破,吳廷襄被殺。吳長慶因此恨死了袁保恆,與之絕交,同時很感激袁保慶,與他磕頭拜了把兄弟。後來袁保慶病死江寧時,吳長慶正帶兵駐紮在浦口,一手料理了其後事,又對袁世凱說,今後若有什麼事,可以來找他。就因這句話,袁世凱從項城來到登州。
吳長慶願意照顧故人之子,卻對袁世凱帶來一班人的冒失舉措很生氣。他將同來的人都打發走了,僅留下袁一人。吳見袁尚年輕,仍希望他讀書中舉走正途,便叫家裡的塾師張謇引導他讀書。這位張謇便是日後大魁天下的南通張狀元,而那時也只二十七八歲,連舉人都未中。張謇要他作八股文,他不作,問為何不作,他說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豈能齷齪久困筆墨間自誤光陰。張謇是個有大志的讀書人,聽了這話後不但不生氣,反而欣賞他的氣概,便有意安排他做幾件實事,藉以觀察。袁世凱把這幾件事做得井井有條,張謇於此看出了袁世凱的能力所在,對吳長慶說:“慰庭不是讀書的料子,卻是辦事的好手,不如早讓他參加軍務,以資歷練。”
恰巧這時朝鮮發生了內亂。朝鮮國王李熙是以旁支入繼大統的,幼年時由其生父大院君李罡應執政。成年後,李罡應歸政於他。李熙執政後,大權落入閔妃集團之手,李罡應很不滿意,於是借士兵鬧餉之機發動兵變,重新掌權。李熙向中國政府請援。當時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中國有責任維護朝鮮政局的安定,於是決定派水師提督丁汝昌帶軍艦三艘、吳長慶帶淮軍六營東渡平亂。
出兵在即,各種準備事宜真可謂千頭萬緒,吳長慶接受張謇的建議,讓袁世凱來經辦,並限他六天完成。結果袁世凱只用了三天時間便一切就緒,吳長慶大奇之。船抵朝鮮南陽港,吳長慶命第一營營官劉鎮村為先鋒,次日登陸。劉請求稍緩。吳長慶立撤其職,命袁代理營官。袁只用兩個小時便部署完畢,即刻登陸。清軍進漢城後,不少士兵搶掠百姓食物,袁殺了七個帶頭計程車兵,很快剎住了搶劫風。丁汝昌與吳長慶設計了一個鴻門宴,讓袁擔任警衛。大院君不知是計,前來赴宴,袁以酒肉將大院君的衛隊攔在門外。酒席上,丁、吳拘捕了大院君,將他押送中國,兵變很快平息,李熙復位。袁在這次平叛過程中,表現非常卓越,經吳奏請,袁得以同知補用,賞戴花翎。李熙也感激他,一次送他三個美女,他全部納為妾。叛亂平息後,袁又幫助李熙整頓軍隊,訓練士卒。後來吳長慶奉調回國,留下三營在漢城,以記名提督吳兆有為統帶,袁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
。 想看書來
《楊度》第三章 淺涉政壇(11)
朝鮮的政局並沒有完全穩定。有一派主張脫離中國投靠日本,袁說服吳主動出擊,打敗駐朝鮮日軍,清除了親日派。這一仗進一步提高了袁在朝鮮的威信,同時也助長了他干預朝鮮政局的氣焰。袁一心想獨攬清廷在朝鮮的軍權,與吳兆有鬧翻了,吳便處處壓他。袁心灰意冷,回國休假。他透過堂叔袁保齡的關係攀上了李鴻章,向李稟報了朝鮮的情況,並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李非常欣賞袁的才能,任命袁為朝鮮商務委員,並護送大院君回國。袁重到朝鮮後,調處了國王與大院君之間的關係,更受到李鴻章的器重。袁世凱一直住在朝鮮,作為中國的代表處理中朝之間各種關係。到光緒十九年,袁已升為浙江溫處臺道員,加二品銜,那時他不過三十四歲。這一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事件,日本、俄國都趁機插手朝鮮內政。袁世凱先是過低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