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不是與高俊說好,明日早朝請旨嗎。”
楊約付之一笑:“兄長差矣,早朝論及此事,百官中難免有人袒護太子,萬歲動了骨肉之情,豈不前功盡棄。”
“依你又當如何?”
楊約早經深思熟慮:“兄長連夜進宮面見獨孤後,說明用刑理由,再與娘娘同奏萬歲,方能穩操勝券。”
“好主意!”楊素讚道,“賢弟人稱小張良,果然智謀過人,愚兄照辦。”
楊約信心十足:“此舉必成。”
夜色幽深,皇宮內苑燈火迷濛。高脊重簷與茂樹繁花,投下了頎長的重重暗影。文帝為人儉約,獨孤後又嚴禁選美,隋宮佳麗數僅及百,太監也很有限,故而入夜後內宮格外清靜。聽不到繁管絃歌聲和宮娥的嘻笑聲。楊素由太監引導,曲曲折折來到獨孤後寢宮外等候。少時,劉安出來將楊素匯入內殿。文帝與獨孤後正在對弈,楊素上前叩拜。
文帝發問:“越國公連夜進宮,有何緊急本章啟奏?”
楊素向獨孤後遞去一個眼色:“稟萬歲、娘娘,是為太子一案。”他遂把楊勇堅不吐供之情景講述一番,並提出要文帝恩准用刑。
文帝顯然不贊同:“太子不招,也許確有冤情。”
獨孤後立刻惱了:“我親眼所見,當場翻出砒霜,難道還會有假嗎?”
“愛卿所見當然屬實。”文帝不想惹怒妻子,又不想讓兒子皮肉受苦,“自古以來,哪有對太子動刑之理?”
獨孤後對楊勇一案遲遲不能審結,早已不耐煩了:“太子若不觸犯刑律,自然人尊位顯;如今他是待罪之身,用刑正在情理之中。”
文帝還是不忍心:“想勇兒自小在錦繡叢中長大,何曾有人動他一指頭,真要棍棒加身,他如何能忍受得了!”
“萬歲此言有拗,有道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元妃被他毒藥害死難道就不痛苦?身為國君,民皆己子,不能視民命如草芥,而護己子似佛珠。這樣做,怎配為天下人主!”
文帝知道楊勇脫不過去了,只得讓步,吩咐楊素:“既然如此,在審訊中可酌量輕微用刑,不許過重,太子一旦不適,即行停止。”
楊素響亮地答應一聲:“遵旨。”心中自有主張,文帝開了口子就好辦,如何酌量?何謂輕微?還不是自己隨意掌握。
獨孤後又叮囑一番:“越國公,這案子你審了將及一月,仍無進展,實乃辦事不力。如今萬歲恩准用刑,你要好自為之,迅速審清案情,莫再讓我失望。”
楊素比對文帝還要恭順,誠惶誠恐地保證:“臣一定竭盡全力。”他滿懷喜悅出宮。
次日下午,高俊來到越國公府。一見楊素之面,便不滿地指責:“楊大人為何失信?為何昨夜進宮搶奏?”
楊素洋洋得意:“娘娘有旨,不敢不去。萬歲已然降旨,你我就只能奉旨行事了。”
“楊大人,萬歲的旨意可是酌量輕微用刑?”
“那是自然。”楊素口頭敷衍,“升堂吧。”
堂威喊過,楊勇被帶上公堂。他立即感到氣氛與往昔大不一樣,以往光禿禿的兩廂,如今站立八名手持水火棍的衙役。一個個怒目橫眉,猶如閻羅殿的黑白無常。不由想起昨夜高俊派人報的資訊,父皇已頒旨用刑,身上立刻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心說,今天這一關,怕是難過了。
第十三章 東宮禳二聖
彷彿置身陰曹地府,只見黑紅兩色的水火棍上下翻飛。從記事起只知打人的楊勇,今日第一次嚐到了被棒打的滋味。“哎喲,疼死我了!”他高一聲低一聲呻喚不停。此時的楊勇,已顧不得身份與體面了。昨夜,高俊特意派人叮囑他,受刑時一定要表現出極度痛苦來,這樣才好中止行刑。可如今棒子沒打三、五下,而且役卒只是五分用力,楊勇便大叫大嚷不止,引得役卒們忍不住掩面竊笑。
高俊皺皺眉頭,暗怨楊勇表現得過早過分了,哪怕挺過二十棒再叫痛呢。沒奈何只得開言:“楊大人,太子不堪用刑,萬歲可是曾有旨意,太子一旦不適,即當停止呀。”
“可以,”楊素早有準備,“不過萬歲還說酌量輕微用刑,他一個男子漢,用女刑算是法外開恩吧。”
“女刑?”高俊沒想到楊素有這一著。
不待高俊反應過來,楊素已發下話:“給楊勇拶指。”
二役卒上前,不由分說將拶子套在楊勇手上,楊勇登時嚇了個真魂出竅。這拶指雖是女刑,但卻比棍棒與臀部的接觸痛苦十分。俗話說十指連心,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