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揚任魯藝副院長,實際主持該院的工作。此時學院已搬到了橋兒溝,溝口上有一座西班牙神甫建造的哥特式教堂,這是延安惟一的石結構的西式建築,如今禮拜堂成了學院的大禮堂,其他建築成了學生的宿舍。在延安各學校中,只有魯藝的學生不住窯洞而住“洋房”。魯藝也有不少窯洞,在東山和西山坡上,西山是美術工場,東山是教員住宅,周揚上任後,也由安塞搬到了這裡。
黨中央對魯藝十分重視和關心。早在1938年4月10日該院成立那天,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臨盛會。當時有人要請主席上首長席,毛澤東說他是工作人員,不是首長,要和他們坐在一起;後來又請他在開學典禮上講幾句,他又說他是工作人員,今天不講,過幾天再來講。
過了不幾天,5月12日,毛澤東果然來到魯藝,在半山坡窯洞前一塊不大的平地上對全校師生作了一次講話。毛澤東生動地論述了有關抗戰的文藝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武器的精闢論點。並說到,你們的校歌“我們是藝術工作者,我們是抗日的戰士,用藝術做我們的武器”,這很對。他著重就文藝工作者的團結與改造以及文藝與群眾的關係等問題,發表了重要的意見。他說,我們的兩支文藝隊伍,在上海亭子間的和山上的匯合到一起來了,這就有個團結的問題。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要好好團結起來,進行創作和演出。他還說,文藝工作者要下去,要到人民生活中去,走馬看花,下馬看花,起碼要走馬看花,下馬看花更好。《紅樓夢》裡有個大觀園。大觀園裡有個林黛玉、賈寶玉。你們魯藝是個小觀園。……我們的女同志不要學林黛玉,只會哭。我們的女同志比林黛玉好多了,會唱歌,會演戲。將來還要到前方打仗。抗日民主根據地就是大觀園,你們的大觀園在太行山、呂梁山。
1939年5月10日,毛澤東出席魯藝成立一週年紀念大會,並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
1940年4月10日魯藝二週年紀念日,毛澤東親筆題寫“魯迅藝術文學院”校名,並題八字校訓:“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中央幹部###羅邁(李維漢)題詞:“高舉著魯迅的旗幟,為新民主主義文化奮鬥”。6月9日,魯藝舉行二週年紀念會,毛澤東、朱德、張聞天、任弼時等出席,院長吳玉章講話,周揚簡要報告了魯藝的成績及今後工作的方向。他說,魯藝人比較少,畢業生有400多人,兩年來教職學員在報刊上發表的作品有1925篇。他表示,我們要培養新中國的理論人才,建立新中國的文藝批評。毛澤東在講話中肯定了魯藝在兩年中的進步,強調藝術在革命中的重要,抗戰中文化統一戰線的重要,為了建立中國的新文化,必須向各方面學習,向老百姓學習。朱總司令說,在前方,我們拿槍桿子的打得很熱鬧,你們拿筆桿子的打得雖然也還熱鬧,但是還不夠。這裡,我希望前方後方的槍桿子和筆桿子能親密地聯合起來。打了三年仗,可歌可泣的故事太多了,但是好多戰士們英勇犧牲於戰場,還不知道他們姓張姓李,這是我們的罪過,而且也是你們文藝的罪過。
朱總司令的話非常感人。一個多月之後,7月24日,魯藝又專門請朱總司令來作了一次報告,題目是:《三年來華北宣傳戰線中的藝術工作》。他在談到對藝術家的要求和希望時說,一個好的藝術家,應當同時是個政治家。在階級社會里,藝術是為一定階級服務的,絕對不能超然。藝術家要加強自己的政治修養,才能做一個好的藝術家,所以必須學習馬列主義。決不能看輕了這一點。藝術家應當參加實際鬥爭,體驗生活。他不應當站在群眾之外,而應當站在群眾之中;不應當是旁觀者,而應當是參加實際鬥爭的戰士。
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生活,創作出好的作品,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他希望文藝家加強團結,虛心向群眾學習,並學習軍事,參加武裝鬥爭,勉勵文藝家為創造光輝燦爛的新民主主義藝術而努力。
可以看出,魯藝的方向中央已經指得非常明確了。從總的方面來說,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民族統一戰線的文化,魯藝的工作是在這個文化戰略思想指導下進行的。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對於走出魯藝“小觀園”,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大觀園”,深入工農大眾的鬥爭生活,向群眾學習,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0 從“小魯藝”到“大魯藝”(2)
1940年1941年間,在周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