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宗鐸、陶鈞相機放棄武漢,將主力撤到湖南,背靠廣西,爭取主動。但是,胡宗鐸、陶鈞卻捨不得湖北地盤,不肯放棄武漢。他們覆電白崇禧,告知已在武漢外圍修築了堅固的工事,準備誘敵深入攻堅,然後伺機殲滅其主力。桂軍分為三個縱隊,每個縱隊四個旅,以胡宗鐸、陶鈞、夏威分任指揮官。第七軍在武漢東北方向的青山、陽邏、黃陂一帶佈防,準備決戰。白崇禧見胡、陶不肯撤離湖北,向廣西背進,而蔣介石討伐大軍已經發動,蔣本人已親抵九江督戰,大戰一觸即發。此時,又傳來李濟深在南京被蔣扣留於湯山的訊息,整個形勢對桂系更為不利。白崇禧為了解武漢之危,除命人到河南向馮玉祥求助外,又準備以他在平、津統率的兩師一旅,用破釜沉舟之法,由津浦線直取南京,以搗蔣介石的老巢。為此,他專門去唐山找第十二路指揮官李品仙商量。
卻說第十二路指揮官兼第五十一師(由第八軍縮編為師)師長李品仙,正在指揮部裡與蔣介石和唐生智派來的代表劉文島密談。劉文島原是唐生智任第八軍時的黨代表,後來去了日本。這次,他奉蔣、唐之命,專程由日本回來,協助唐生智運動白崇禧在平、津的部隊。唐生智在蔣介石那裡拿了一筆鉅款,然後在天津日租界內秘密設定機構,派劉文島攜款到唐山收買李品仙和廖磊。原來,白崇禧率領北上的三支湘軍,葉琪北上不久回武漢去了,目前駐在唐山一帶的只有李品仙和廖磊兩部。李品仙見白崇禧在平、津不能開啟局面,部隊餉項無著,官兵凍餒交加,正在暗自尋求出路。今見劉文島攜帶鉅款前來,怎不動心呢?因此一拍即合,李品仙答應將部隊再投老長官唐生智靡下,劉文島當即給了李品仙五十萬元,其中二十萬元是給廖磊的。事成之後,兩師官佐官升一級,再以鉅款獎賞。李品仙收下了錢,即電第五十三師(由原第三十六軍縮編)師長廖磊由開平到唐山來商議。
“燕農兄,我們的部隊到底是想死還是想活呢?”李品仙見了廖磊,沒頭沒腦地說道。
“指揮官,新年剛過,你怎麼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來呢?”廖磊見李品仙說話不同尋常,很詫異地抬起頭來,望著他那雙藏在黑邊眼鏡後的冷酷的眼睛。
“吉利不吉利我不管。”李品仙還是冷冷地說道,“部隊已經兩個月沒關餉了,連年都沒法過,我們在唐孟公靡下時,哪時不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如今跟白老總到北方來,只有喝西北風,照此下去,還能活嗎?”
李品仙說的是實話,廖磊低頭無言以對,他正為不能給官兵關餉而急得度日如年。但他對白崇禧的崇拜畢竟超過了關公,便說道:
“我看,白老總是會拿出辦法來的。”
“現在是水乾魚跳的時候了,有辦法,他還不早拿,何至於今日?”李品仙道。
“那……你說該怎麼辦呢?”廖磊也覺得前途渺茫。
李品仙從軍服袋子裡摸出兩張十萬元的支票,交給廖磊,說道:
“這是唐孟公派人送給你的一筆款子,他得到蔣介石的支援,準備重返部隊主事,我們還是回到孟公手下吧!”
“這……”廖磊那副關公臉紅得頓時象火燒一般,他將那二十萬元支票往地下一扔:“朝秦暮楚的事,我廖磊不幹!”
“哈哈,老弟啊,你平時只看《三國》,只拜關公,腦子不開竅呀!”李品仙哈哈一笑,擺出一副博學的長者風度來,以教訓的口吻對廖磊說道。
“能讀懂《三國》,以關公為楷模,對於為將者已經很不錯啦!”廖磊不以為然地說道。
李品仙笑著直搖頭,隨即走到他的那隻大書櫥前,從裡邊撿出一本線裝書來,翻了翻,對廖磊道:
“管子有言:‘一龍二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他放下那本《管子》,又抽出一本《後漢書》來,翻開一頁,指點著對廖磊道:“這是《馬衍傳》中的一段話,馬公日:‘一龍一蛇,與道翱翔,與時變化,夫豈守一節哉!’古今凡成大事之人,其行動出處,或顯或隱,或進或退,皆應隨情況不同而變化,豈可只認一個死理?”
廖磊只讀《三國》,只拜關公,他為人處事,講究忠孝信義四字。他踉唐生智,便只認得上頭有個唐孟公,他對上司忠貞不貳,即使被白崇禧的桂軍逼得山窮水盡,毫無退路之時,也絕不投降。後來得葉琪從唐生智那裡取了准予向白崇禧洽商改編的命令,他才改投白部,跟了白崇禧。廖磊對白崇禧的崇拜已遠遠超過了唐生智,如今要他改弦易轍,又談何容易?
“我寧可餓死、凍死,也不幹這種不義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