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
何應欽邁著八字步,不緊不慢地來到李宗仁的指揮部。
李、何、白三人在藤椅上坐定,先扯了一陣蔣介石出洋及與原配夫人辦離婚手續的閒話之後,李宗仁言歸正傳,說起目下南京所面臨的困境,提請何、白商量如何開啟新局面的辦法。
何應欽因心中仍被那支可怕的駁殼槍威脅著,顯得有些神不守舍的樣子;沉吟了好一會,他才看著白崇禧,有點提心吊膽地問道:
“健生兄已經有辦法了嗎?”
這段時間,何應欽都遵循這樣一個準則,遇大事請白崇禧拿主意,由李宗仁下決心,他跟著幹,只有這樣,蔣介石才回不來,也拿不走他的部隊。眼下,其他的事他還顧不上考慮,張發奎遠在廣東,與何應欽一時不相干,除了提防蔣介石外,何應欽當然也對咄咄逼人的唐生智和孫傳芳感到是一種威脅。白崇禧早已摸透了何應欽的秉性,他毫不遲疑地說道:
“只有消滅唐生智,南京的局面才能有轉機。”
“要和唐孟瀟打仗?”何應欽微微感到有些吃驚,也許他認為大家都是國民革命軍,怎麼好以兵戎相見呢?唐生智畢竟不是共產黨呀。
“唐孟瀟割據湘鄂皖,對抗中共,視黨部為傳舍,以主義為玩物。一月之中,竟擴充軍隊四十餘團之多,壟斷漢陽兵工廠,分割湘鄂財政,先後蒐羅數千萬現金,自肥其私屬軍隊,以貨幣搪塞友軍。一面以重兵屯紮安慶蕪湖,威逼首都,一面勾結孫傳芳,準備入侵南京。唐孟瀟之所作所為,與北洋軍閥何異!”
白崇禧出口成章,言之鑿鑿,如錄之筆端,便是一篇討唐檄文。只是,他把剛剛和李宗仁商量的佔領兩湖,溝通兩廣後方,以鎮懾張發奎之異動,鞏固桂軍後方的戰略意圖隻字未向何應欽提起。李宗仁對此自然心照不宣,待白崇禧說完之後,他拍案而起,說道:
“如唐生智的陰謀得逞,革命事業將付諸東流,不但我北伐軍數萬將士的鮮血白流,而且無以對孫總理在夫之靈!”何應欽見李、白決心要打,他也沒有反對的必要,便問道:“怎麼打?”
“四面包圍,聲東擊西。”白崇禧那腦子快極了,戰略方針決定之後,一個周密的作戰大計劃便隨之而出。他說罷,隨即站了起來,走到地圖前,用根小棒指著地圖,闡述作戰計劃:
“立即組織強有力之西征軍。以德公為總指揮,分兩路出擊:德公親自指揮江右軍之第七、第十九及陳調元之第三十七軍共三個軍,沿江北西進,江左軍以程頌云為總指揮,下轄第六軍、陳嘉祐的第十三軍和葉開鑫的第四十四軍,也是三個軍,沿江南西進。”
白崇禧停了一下,接著說道:“再令馮煥章就近派樊鍾秀、方振武、吳新田向鄂北挺進;令駐宜昌的魯滌平之第二軍自長江上游向東夾擊唐軍。此外,再令駐湘粵邊境之桂軍,範石生之滇軍及方鼎英、李福林各軍北上出擊,直搗唐軍後方,東南西北,四路大軍齊發,唐鬍子就吃不消了。”
李宗仁和何應欽皆點頭贊同這一計劃,何應欽因見白崇禧未動用到他的三個軍,便問道:
“津浦線南段的孫傳芳蠢蠢欲動,不可不防。”
“敬公率第一軍、第九軍、周鳳歧的第二十六軍,賀耀祖的第四十軍及夏鬥寅的第二十七軍共五個軍渡江直抵明光一帶,孫傳芳必不敢蠢動。”
“嗯。”何應欽又慢慢地點了一下頭。
“健生剛才說的是四面包圍,還有聲東擊西一策呢?”李宗仁問道。
白崇禧繼續指著地圖說道:“常言道:‘兵行詭道’。此次西征討唐之役,我軍行動需十分詭秘,方能速戰速決,打唐生智一個措手不及,在張發奎發難之前全部結束西征軍事,方能收舉一反三之效。”
李宗仁和何應欽又點了點頭,他們都擔心西征戰事曠日持久,滬寧空虛,給蔣介石造成可乘之機,因此都贊成速戰速決。
“此次軍隊調動,皆以繼續北伐打倒孫傳芳為公開之口號,以掩唐軍之耳目。”白崇禧接著說道:“德公親率第七軍、第十九兩軍,也從下關渡江過浦口,沿津浦鐵路北進,號稱北伐。但一到浦鎮後,即揮戈西指,向安徽之合縣、含山進發,秘密繞道出蕪湖唐軍劉興的第三十六軍側後,此時國民政府可公開下令討伐唐生智,宣佈他割據地方,反抗中央,免其本兼各職,交軍事委員會治罪。然後由程頌雲率江左軍協同陳紹寬的海軍艦隊溯江西上,左、右兩路大軍,水陸並進。唐軍的主要將領李品仙、葉琪、廖磊皆是廣西人,何鍵與程頌雲有舊,從中運動,我們便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