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1/4 頁)
齊後主武平七年,相州鸕鷀泊,魚盡飛去而水涸。《洪範五行傳》曰:“急之所致。魚陰類,下人象也。”晏子曰:“河伯以水為國,以魚為百姓。”水涸魚飛,國亡人散之象。明年而國亡。
後周大象元年六月,陽武有鯉魚乘空而鬥。猶臣下興起,小人縱之而鬥也。明年帝崩,國失政。尉迥起兵相州,高祖遣兵擊敗之。
開皇十七年,大興城西南四里,有袁村,設佛會。有老翁,皓首,白裙襦衣,來食而去。眾莫識,追而觀之,行二里許,不復見。但有一陂,中有白魚,長丈餘,小魚從者無數。人爭射之,或弓折絃斷。後竟中之,剖其腹,得粳飯,始知此魚向老翁也。後數日,漕渠暴溢,射人皆溺死。
大業十二年,淮陽郡驅人入子城,鑿斷羅郎郭。至女垣之下,有穴,其中得鯉魚,長七尺餘。昔魏嘉平四年,魚集武庫屋上。王肅以為魚生於水,而亢於屋,水之物失其所也,邊將殆棄甲之變。後果有東闕之敗。是時,長白山賊寇掠河南,月餘,賊至城下。郡兵拒之,反為所敗,男女死者萬餘人。
○蟲妖
梁大同初,大蝗,籬門松柏葉皆盡。《洪範五行傳》曰:“介蟲之孽也。”與魚同佔。京房《易飛候》曰:“食祿不益聖化,天視以蟲。蟲無益於人而食萬物也。”是時公卿皆以虛淡為美,不親職事,無益食物之應也。
後齊天保八年,河北六州、河南十二州蝗。畿人皆祭之。帝問魏尹丞崔叔瓚曰:“何故蟲?”叔瓚對曰:“《五行志》雲:‘土功不時則蝗蟲為災。’今外築長城,內修三臺,故致災也。”帝大怒,毆其頰,擢其發,溷中物塗其頭。役者不止。九年,山東又蝗,十年,幽州大蝗。《洪範五行傳》曰:“刑罰暴虐,食貪不厭,興師動眾,取城修邑,而失眾心,則蟲為災。”是時帝用刑暴虐,勞役不止之應也。
後周建德二年,關中大蝗。
開皇十六年,幷州蝗。時秦孝王俊裒刻百姓,盛修邸第。後竟獲譴而死。
○彘禍
開皇末,渭南有沙門三人,行頭陀法於人場圃之上。夜見大豕來詣其所,小豕從者十餘,謂沙門曰:“阿練,我欲得賢聖道,然猶負他一命。”言罷而去。賢聖道者,君上之所行也。皇太子勇當嗣業,行君上之道,而被囚廢之象也。一命者,言為煬帝所殺。
開皇末,渭南有人寄宿他舍,夜中聞二豕對語。其一曰:“歲將盡,阿耶明日殺我供歲,何處避之?”一答曰:“可向水北姊家。”因相隨而去。天將曉,主人覓豕不得,意是宿客而詰之。宿客言狀,主人如其言而得豕。其後蜀王秀得罪,帝將殺之,樂平公主每匡救,得全。後數年而帝崩,歲盡之應。
○黑眚黑祥
梁承聖三年六月,有黑氣如龍,見於殿內。近黑祥也。黑,周所尚之色。今見於殿內,周師入梁之象。其年,為周所滅,帝亦遇害。
陳太建五年六月,西北有黑雲屬地,散如豬者十餘。《洪範五行傳》曰:“當有兵起西北。”時後周將王軌軍於呂梁。明年,擒吳明徹,軍皆覆沒。
○火沴水
後齊河清元年四月,河、濟清。襄楷曰:“河,諸侯之象。應濁反清,諸侯將為天子之象。”是後十餘歲,隋有天下。
大業三年,武陽郡河清,數里鏡澈。十二年,龍門又河清。後二歲,大唐受禪。
陳太建十四年七月,江水赤如血,自建康西至荊州。禎明中,江水赤,自方州東至海。《洪範五行傳》曰:“火沴水也。法嚴刑酷,傷水性也。五行變節,陰陽相干,氣色繆亂,皆敗亂之象也。”京房《易佔》曰:“水化為血,兵且起。”是時後主初即位,用刑酷暴之應。其後為隋師所滅。
禎明二年四月,郢州南浦水,黑如墨。黑水在關中,而今淮南水黑,荊、揚州之地,陷於關中之應。
後周大象元年六月,咸陽池水變為血。與陳太建十四年同佔。是時,刑罰嚴急,未幾國亡。
《洪範五行傳》曰:“思心不容,是謂不聖。厥咎瞀,厥罰常風,厥極兇短折。有脂夜之妖,有華孽,有牛禍,有心腹之痾,有黃眚黃祥,木金水火沴土。”
○常風
梁天監六年八月戊戌,大風折木。京房《易飛候》曰:“角日疾風,天下昏。不出三月中,兵必起。”是歲魏軍入鍾離。
承聖三年十一月癸未,帝閱武於南城,北風大急,普天昏暗。《洪範五行傳》曰:“人君瞀亂之應。”時帝既平侯景,公卿鹹勸帝反丹陽,帝不從,又多猜忌,有瞀亂之行,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