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為兵憂。入太白中而上出,破軍殺將,客勝。下出,客亡地,視旗所指,以命破軍。環繞太白,若與鬥,大戰,客勝。
凡木、火、土、金與水斗,皆為戰,兵不在外,皆為內亂。
凡同舍為合,相陵為鬥。二星相近,其殃大,相遠無傷,七寸以內必之。
凡月蝕五星,其國亡。歲以飢,熒惑以亂,填以殺,太白以強國戰,辰以女亂。
凡五星入月,其野有逐相。太白,將僇。
凡五星所聚,其國王,天下從。歲以義從,熒惑以禮從,填以重從,太白以兵從,辰以法,各以其事致天下也。三星若合,是謂驚立絕行,其國外內有兵,天喪人民,改立侯王。四星若合,是謂太陽,其國兵喪並起,君子憂,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謂易行,有德受慶,改立王者,奄有四方,子孫蕃昌;亡德受殃,離其國家,滅其宗廟,百姓離去,被滿四方。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事亦小。
凡五星色,其圜白,為喪,為旱;赤中不平,為兵,為憂;青為水;黑為疾疫,為多死;黃為吉。皆角,赤,犯我城;黃,地之爭;白,哭泣聲;青,有兵憂;黑,有水。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寧,歌儛以行,不見災疾,五穀蕃昌。
凡五星歲政緩則不行,急則過分,逆則佔。熒惑,緩則不入,急則不出,違道則佔。填,緩則不還,急則過舍,逆則佔。太白,緩則不出,急則不入,逆則佔。辰星,緩則不出,急則不入,非時則佔。五星不失行,則年穀豐昌。
凡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太白為客;其出,太白為主。出而與太白不相從,及各出一方,為格,野有軍不戰。
五星為五德之主,其行或入黃道里,或出黃道表,猶月行出有陰陽也。終出入五常,不可以算數求也。其東行曰順,西行曰逆,順則疾,逆則遲,通而率之,終為東行矣。不東不西曰留。與日相近而不見,曰伏。伏與日同度曰合。其留行逆順掩合犯法陵變色芒角,凡其所主,皆以時政五常、五官、五事之得失,而見其變。
木、火、土三星行遲,夜半經天。其初皆與日合度,而後順行漸遲,追日不及,晨見東方。行去日稍遠,朝時近中則留。留經旦過中則逆行。逆行至夕時近中則又留。留而又順,先遲漸速,以至於夕伏西方,乃更與日合。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經天。自始與日合之後,行速而先日,夕見西方。去日前稍遠,夕時欲近南方則漸遲,遲極則留。留而近日,則逆行而合日,在於日後。晨見東方。逆極則留,留而後遲。遲極去日稍遠,旦時欲近南方,則速行以追日,晨伏於東方,復與日合。此五星合見、遲速、逆順、留行之大經也。昏旦者,陰陽之大分也。南方者,太陽之位,而天地之經也。七曜行至陽位,當天之經,則虧昃留逆而不居焉。此天之常道也。三星經天,二星不經天,三天兩地之道也。
凡五星見伏留行,逆順遲速,應歷度者,為得其行,政合於常。違歷錯度,而失路盈縮者,為亂行。亂行則為妖星彗孛,而有亡國革政,兵飢喪亂之禍雲。
古歷五星並順行,秦曆始有金火之逆。又甘、石並時,自有差異。漢初測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其後相承罕能察。至後魏末,清河張子信,學藝博通,尤精歷數。因避葛榮亂,隱於海島中,積三十許年,專以渾儀測候日月五星差變之數,以算步之,始悟日月交道,有表裡遲速,五星見伏,有感召向背。言日行在春分後則遲,秋分後則速。合朔月在日道里則日食,若在日道外,雖交不虧。月望值交則虧,不問表裡。又月行遇木、火、土、金四星,向之則速,背之則遲。五星行四方列宿,各有所好惡。所居遇其好者,則留多行遲,見早。遇其惡者,則留少行速,見遲。與常數並差,少者差至五度,多者差至三十許度。其辰星之行,見伏尤異。晨應見在雨水後立夏前,夕應見在處暑後霜降前者,並不見。啟蟄、立夏、立秋、霜降四氣之內,晨夕去日前後三十六度內,十八度外,有木、火、土、金一星者見,無者不見。後張胄玄、劉孝孫、劉焯等,依此差度,為定入交食分及五星定見定行,與天密會,皆古人所未得也。
梁奉朝請祖�恆,天監中,受詔集古天官及圖緯舊說,撰《天文錄》三十卷。逮周氏克梁,獲庾季才,為太史令,撰《靈臺秘苑》一百二十卷,占驗益備。今略其雜星、瑞星、妖星、客星、流星及雲氣名狀,次之於此雲。
○瑞星
一曰景星,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或曰,星大而中空。或曰,有三星,在赤方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