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甚至有些討厭她,毛延壽說她面有惡痣,親近會招致災禍。元帝就信了。
我至始至終不能諒解元帝的輕率,即使他後來表現地追悔莫及。他不去求證一下,致使自己和美人失之交臂數年之久。昭君幽居冷宮怎麼能僅僅怪毛延壽呢?毛延壽不是起決定作用的人,元帝才是!她真正應該厭棄的人是皇帝。
想元帝對待美人尚且如此,對待國事的態度又能謹慎到哪裡去呢?以元帝之輕信人言,毛延壽一介畫工橫行宮禁也是必然。
皇帝命她退居永巷。
王昭君抱著琵琶轉身走入了冷宮。
很諷刺!她不是輸給女人,而是敗在一個畫工手裡。她恨他,竟然如此不公地對待她,埋沒她的青春;她也有強烈的挫敗感,美貌竟然不敵黃金。
反抗的代價如此沉重。力量卻是如此微不足道,她將自己撞向現實,卻幾乎連一點回聲也未激起就粉身碎骨了。
月色籠罩著她清冷的身影,幽怨的琵琶聲才響起,就被吞噬在龐大的宮殿裡。它們甚至沒有能力越過一道宮牆。
日日夜夜思念,反反覆覆煎熬中,她思前想後未嘗不恨元帝,這個高高在上、素未謀面、輕率的男人,輕易就信了畫工的話,你也不細查求證一下。
或者,對你而言,我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
也許他有太多的選擇,可是對一個失去人身自由的少女來說,你是我唯一的選擇。你選我入宮就等於娶我為妻,你有顧惜我的義務,怎麼能對我不理不睬。她對元帝以及整個漢宮的失望由此萌發……進而成為她日後毅然離開漢宮的因由。
在數千年後,端詳整個事件,存在於時間的塵埃之外。我們的觀察勢必要多一份全面,從容和冷靜。否則滔滔的講述將只會成為詞彙堆砌的表演,毫無意義。
毛延壽誠然全無品性可言。可王昭君自己也有失策地方。賄賂之事,在宮裡顯然是個潛規則,瞞上不瞞下,大家心照不宣。
突然冒出來一個昭君,只有她不予遵守,她覺得自己可以例外。
也許是因為家貧,拿不出毛延壽要的百兩黃金(百兩肯定是戲曲的誇張,這個數目太大,不要說一介貧民,尋常大臣都拿不出,毛延壽腦子進水也不會要這麼多);也許是拒絕被勒索,以昭君的性格,她拒絕的是賄賂這件事,而不是針對某個人。
她一開始心比天高,卻不料命比紙薄。性格剛烈,再加上對自己容貌的自負,漸變成寧折不彎的高潔。
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