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產所得的1000元創業資金,建立了育新養殖場,從養殖業起步,透過養雞、養鵪鶉,5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1986~1995年的定位及發展期,定位於飼料行業,規模得到擴張。
20世紀80年代末期新希望的前身—育新養殖場開始了戰略轉移,並定位於飼料業。1988年他們投資200多萬元建立了希望飼料研究所,標誌著他們正式進入飼料行業。在之後幾年裡,希望開始在全國布點,興建,收購飼料企業,規模逐漸擴大,且品牌也有所增多,除希望牌外,還有國雄,嘉好。1994年,希望透過收購進入了食品行業成立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其生產的美好火腿腸是連續幾年是中國的名牌產品,這也標誌著希望除飼料業外開始步入食品,進入多元化階段。1995年,劉氏兄弟明晰產權,成立希望集團,這是中國民營企業首次成立集團。同年,希望集團被評為“中國最大500傢俬營企業”第一位,“中國飼料百強”第一名。
1996~2003年的多元化發展期,建立新希望集團,並進入金融業、房地產業、化工業,適度多元已形成,並且成功上市。
在經歷了定位期戰略和規模擴張,以及隨著國內外大量的同類企業進入飼料行業,新希望面對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原來可以獲得高利潤的飼料業,現在利潤趨薄,為了滿足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會尋求其他的行業,進行機會型投資,這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政策驅動的結果。
1999~2004年國際化發展期,飼料產業走出國門,立足國外市場。
新希望在實施多元化戰略的同時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集團從1996年開始就進行國際化探索,當年派員到越南考察,1997年,派員到緬甸考察,探尋在當地投資建設飼料廠的可能性,1998年,派駐專案小組對越南南方飼料市場、生產廠家、使用者情況,包括政策、法律、環節等進行全面調查。1999年,第一家工廠—胡志明市新希望飼料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至今打造“世界級農牧業企業”的戰略構想期。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附錄1A 新希望企業史及產業結構(2)
新希望集團自組建以來,一直把“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作為集團的經營宗旨。經過26年的發展,新希望已逐步成為以農牧業為根基,適度多元化發展,總資產近2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為順應我國經濟日益全球化發展的趨勢,提高中國民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根據新希望發展規模和海外市場發展狀況,在2005年初適時提出了打造“規範、環保、領先的世界級農牧業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並且透過新希望人的努力,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將集團農牧業體系打造成為世界級的農牧企業。而其旗下各大產業,都將為這一目標服務。
產業結構
1。 農牧業與食品
農牧業始終是新希望的根基和主業,包括飼料、養殖、種植、乳業、肉食加工、生物、獸藥等。主要農牧業企業包括四川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六和集團、陝西石羊集團、北京千喜鶴集團,以及山西大象集團,它們共同形成強大的新希望農牧體系,從資產規模和年銷售收入來看,新希望位居中國飼料行業第一位;年屠宰和加工雞鴨能力近5億隻、生豬750萬頭、居行業領先地位;在養殖業、乳業和肉食品加工業等領域都有重大發展,新希望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
新希望集團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生產模式和三鏈兩網建設:豬產業鏈、禽產業鏈、奶牛產業鏈、農村營銷電子商務網、農村金融服務網。
?豬產業鏈:在山東海陽、四川江油、榮昌種豬場的建設中,取得了社會和國家的廣泛認同。大力發展種豬場,種豬存欄量超過8000頭;河北寬城100萬頭養豬基地正式啟動建設,爭取在2008年6月初步投產;千喜鶴及美好克服市場困難,屠宰生豬約150萬頭,千喜鶴在北京市場進入前四名,美好繼續在西南市場肉食品獨佔鰲頭。
?禽產業鏈:具有種雞100萬套、種鴨3000單元的規模;六和的種鴨實現技術突破,已與國內一流品牌齊名,產品供不應求;去年新希望禽屠宰已超過億隻,是中國最大的產業鏈,主要市場遍佈上海、廣州、浙江、江蘇等地,禽養殖和肉食加工取得數倍增長的業績;現在,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