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暗示梁山好漢最終的悲劇色彩命運麼?
從前線百死一生的好漢有四位:宋清、蔣敬、裴宣、凌振,其中軍用人才兩名,民用人才兩名。宋清作為老大的親弟弟,自然頗受照顧;梁山已成為昨日黃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試問留下賬目和刑法又有何用?所以宋、蔣、裴三人不約而同選擇返鄉為民。凌振生還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政府降將身份,他可是唯一的技術性降將!而凌振恰好又是最可惜的人才,作為熱兵器的專家,最終依舊回東京繼續研究小小鞭炮,一生不過是個倉庫保管員!一位可以改變歷史的英才,命運卻三次和他擦肩而過,讓人扼腕嘆息造化竟然如此不公!
梁山技術人才,由於各自的作用,獲得了不同的最終結局,死的死,隱的隱,正像一幕悲劇,當大幕緩緩拉上的時候,眼睛裡飽含熱淚的,不僅是演員,而且包含沉浸其中的觀眾。歷史本身就是一齣戲,梁山好漢只是滾滾長河中一朵小小浪花,在舞臺上閃耀片刻,最終平靜地融入大海,從此不聞聲息。
正是:大浪淘盡英雄淚,一路東去不復回。
飛黃騰達難:大刀關勝
飛黃騰達難:大刀關勝
一步登天易、飛黃騰達難:大刀關勝
梁山好漢排名次,大刀關勝可謂最大的贏家――第六十三回末出場,到七十一回聚義的時候,已經坐到第五把交椅的位置,僅次於宋盧吳公孫四大天王之下,是所有中高層幹部中的NO。1!豹子頭林沖開創梁山新局面,最後還必須屈身其下!
關勝的血統,估計在一百零八將中可以排第二位――也只有小旋風柴進可能比他更尊貴。關勝為什麼排第二而不是第一,主要因為北宋距離三國年代,足足相差了八百年。而這八百年的滄桑歲月變遷,足以沖淡一個人的DNA純度。但幸運的是,身為戰神關羽嫡系後裔的關勝,竟然外貌像極了其尊貴先祖,鬚髮外形,衣著打扮,莫不如此。
關羽是一個被極度推崇的人物,在中國民間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關羽生為大臣,死後一路追封,從北宋末的“武安王”到元代的“武安英濟王”,再到明代的“關聖帝君”,終於在清代順治年間達到事業的巔峰時刻――被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關勝形象高大威風,像足關羽,所以他得到了人生最大的機遇――三十二歲那年,被太師蔡京破格提升為國家剿匪總司令。而在此之前,關勝可謂生不逢時,努力奮鬥半輩子,只不過官居小小蒲東巡檢。
“巡檢”這個官有多大?小說第十九回“林沖水寨大併火,晁蓋梁山小奪泊”中說到,濟州府尹安排觀察何濤、捕盜巡檢兩人去征剿黃泥崗七雄,可見“巡檢”是受州縣節制的低階武官,大約類似如今的某某縣某某鄉派出所所長級別。也就是說,關勝當時的仕途相當落魄,而透過後文的關所長工作環境“衙門”一詞來看,證實了我的猜測。
關勝的發達,要感謝一個人:醜郡馬宣贊。
宣贊可能是所有好漢中感情生活最鬱悶的人,小說中介紹他的生平:
只見那步司太尉背後轉出一人,乃是衙門防禦使保義,姓宣,名贊,掌管兵馬。此人生的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使口鋼刀,武藝出眾。先前在王府曾做郡馬,人呼為醜郡馬。因對連珠箭贏了番將,郡王愛他武藝,招做女婿。誰想郡主嫌他醜陋,懷恨而亡,因此不得重用,只做得個兵馬保義使。
宣贊應該感慨命運不公!自身武藝高超,而且為國爭光,不料因為先天硬體不足,導致包辦婚姻的高幹子弟妻子心情落寞而亡。死者已逝,這生者可更鬱悶無比,別人“事業愛情雙豐收”,他宣贊卻是“事業愛情雙失利”!
不過宣贊總算心態不錯,沒有性格扭曲精神分裂,出於愛國主義理想,他在大宋最高軍事會議上大力推薦了故人關勝。而關勝,總算等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變革!
小小派出所所長關勝,被天上掉下來的大炊餅砸得有點暈頭轉向,帶上結義兄弟井木犴郝思文,跟隨宣贊來到首都,並且在太師蔡京面前誇下海口“先取梁山,後拿賊寇”。
關勝為他的傲慢付出沉重的代價。關大刀比起先祖,那可差的太遠:論武,比不過林沖秦明聯手,且被後文的水火將軍殺得焦頭爛額;論智,看不穿呼延灼的詐降計,並且為雜兵施撓鉤所捉,可謂“智勇雙不全”也。
關勝和林沖武功到底誰更勝一籌?小說中沒有寫兩人正面交鋒,無從考證,但是林沖確實有些不服氣!
首先,林沖出場時“生的豹頭環眼,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