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3/4 頁)
筷子:“聽說盛庸將軍吃了敗仗,折了五萬兵馬退回德州去了。平安、吳傑兩位將軍率兵赴援,還沒趕到,便聽說盛將軍一路逃下去了,急忙又還師真定,皇上勃然大怒,在正心殿拍著御案大罵前線將士首鼠兩端、不肯用命,枉費朝廷錢糧。”
劉玉珏剜了口香噴噴流油的蛋黃兒,忽地停箸,蹙起眉頭奇怪地道:“大人,也真是怪了,曹國公在鄭壩村一敗塗地是因為北方的大雪嚴寒,在白溝河再度大敗是因為帥旗被大風吹折,如今盛庸將軍在夾河之戰,又是因為大風颳起漫天塵土,似乎老天特別的偏幫燕王,莫非民間傳言屬實,這燕王……真的是真命天子?”
羅克敵一怔,奇道:“你說甚麼,說仔細些。”
劉玉珏把他在正心殿聽來的戰報詳情對羅克敵仔仔細細說了一遍,羅克敵聽罷把筷子往桌上“啪”地一拍,憤怒地道:“方孝孺、黃子澄一對書呆子,根本不懂軍事。齊泰雖是個做兵部尚書的,原本也只是個文人,惡補了幾本兵書,就只會指手劃腳、誇誇其談,盛庸一個大老粗的春秋筆法,竟也把他們瞞了去!”
劉玉珏一呆,訝然道:“大人,這其中有鬼?”
羅克敵怒道:“這盛庸是個說謊都不會的!他說朱棣清晨發起進攻,至午時,雙方已經變成混戰、肉搏戰,敵我混雜在一起,這又不是燕軍挾大風狂沙剛剛發起衝鋒的時候,可以藉風沙之利。雙方既已混戰在一起,這時起了風沙,對我軍不利,難道對燕軍就有利了?敗了就是敗了,說甚麼驟起風沙,彷彿天助燕軍一般,如此推卸責任,這幾個廢物竟還根本不察,真是豈有此理!”
劉玉珏見他大怒,訕訕地解勸道:“大人息怒,說起來,盛庸將軍已是難得能戰的將領,偶有失敗,心中忐忑,所以矯過飾非,也屬尋常。方孝孺、黃子澄幾位大人看不出來也就罷了,不然的話,依著皇上的性子,恐怕就要因這一敗而撤了盛庸將軍的職務,那時,又去哪裡再找一個能戰的將領?”
羅克敵嘆道:“唉!敗也無妨,勝敗本就是兵家常事,若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位大人想保盛庸,御前進言一番,著盛庸戴罪立功,皇上一定會聽的,可是……盛庸糊塗,用這樣的法子推脫戰敗的責任;方黃愚蠢,竟然相信了這樣的理由!”
劉玉珏訥訥地道:“這樣……目的既達,又不折我朝廷顏面,不是……不是挺好的嗎?”
羅克敵瞪了他一眼,恨鐵不成鋼地指點道:“每次我軍戰敗,都非人為而是天意,這叫不折顏面麼?這是變相的為燕王造勢!燕王的秘諜本來就在民間鼓吹燕王乃真龍天子,這下好了,不消燕王的人出面,咱們自己的朝廷股肱之臣,就在主動幫著人家造勢了!當人人都相信的時候……嘿!”
“呃……”劉玉珏這才想到還有這樣的副作用,不由也怔在那兒,遲疑片刻,才道:“那……大人要不要提醒皇上一下?”
羅克敵嘆息一聲道:“唉,想必朝會上,已經以這個理由諭示群臣了,覆水難收啊!此時進言,與事無補,還要得罪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乃至……前方的盛庸大將軍……”
他默默地撿起筷子,挾了一點腐乳,還未遞到嘴裡,怒氣油然又生,忍不住戳著碟中的豆腐乳,恨恨地罵道:“方、黃、齊泰,就像這碟中腐乳,偶爾做回配餐的小菜也就罷了,登得了大雅之堂麼?讓這麼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竊居廟堂……”
羅克敵想了想,陰冷的目光一閃,沉沉地道:“不成!得把他們轟下去,否則……朝廷危矣!”
第375章 如有神助
朱棣大敗盛庸,盛庸退守德州,龜縮不出,平安和吳傑便也逃回真定,據城堅守,不肯出戰了。見此情景,朱棣又生一計,他命手下士卒四散出營,到處蒐集糧草,做足了聲勢。逃難的百姓逃進真定城後,紛紛說起燕王糧草將盡,官兵各自離營去尋糧草的事,一時間眾口爍金。
平安和吳傑把幾個逃難的百姓叫進帳中仔細盤問一番,確認他們的身份無疑,不禁動了心思。這兩人自認本領、戰功和資歷都在盛庸之上,現在卻受盛庸轄制,心中頗為不服,極想立一樁大功勞,眼下燕王軍中既然缺糧,軍心士氣必然頹喪,又因各營官兵四處搜糧,營中必然空虛,二人便起了貪功的念頭。
二人先派探馬去探燕軍營中虛實,得到的訊息果然如逃難百姓所說,二人大喜,立即領兵出城,奇襲燕王大營。朱棣的秘探早在監視吳傑和平安的動靜,一見二人中計,朱棣大喜,立即集結隊伍,迎面撲去,等到吳傑和平安發現中計,已經退不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