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第2/4 頁)
皇上誅殺三奸,以謝燕王。
中間派的許多大臣到了這一步,也不禁憤懣莫名,就在四年前,誰會想到燕王有今日,燕王今日威風,是誰給他的?以朝廷萬里江山、百萬雄兵,對付一個八百人起家的藩王,打來打去打到今天這種地步,那名列燕王戰犯榜首的三奸縱然不是奸佞,難道不是庸臣?
一時間,他們也紛紛上書彈劾起來,他們倒沒有要求皇帝誅殺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卻也提出此三人庸碌誤國,應當削職為民,永不敘用,如此,或可息燕王之怒。
方孝孺眼見群情洶洶,眾口一詞,不由惱羞成怒,立即厲聲叱喝起來,這位大儒難得發怒,偶一發怒鬚髮飛揚,唾沫飛場,情狀卻也駭人,眾大臣一時竟不敢再言語。
不料眾文武剛剛靜下來,忽有一人挺身而出,憤然斥道:“朝堂之上,本來就是百官議政言事的所在,國家已到這般地步,還不能容納敢於直言的人嗎?”
方孝孺怒目望去,一眼看清來人,不由愕然瞪大了眼睛。練子寧!竟是星夜兼程,剛剛回京的練子寧,同列奸佞榜,他居然也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練子寧是削藩少壯派,他也堅持削藩政策,但是對方黃之流的能力實在是深惡痛絕,眼見方孝孺還在擺他的大儒派頭,練子寧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方孝孺頓時如五雷轟頂,他的心理防線也被擊潰了,環顧四周,只覺看到的每一雙眼睛都充滿了仇視和輕蔑,李景隆彈了彈指甲,很無聊地道:“希直先生口口聲聲大義、天下、皇上!景帝削藩時,七王逼宮,天下岌岌可危,晁錯主動求死以安諸王,終於為景帝贏得了時間,希直先生既以天下為己任,怎麼不以一死來堵燕王之口呢?燕王開出了這樣的條件,只要你們死了,燕王沒了藉口,又豈敢失信於天下!”
方孝孺臉色脹紅如雞血,怒聲喝道:“方孝孺何惜此身,可為臣者,豈能陷皇上於不義!”
“呸!”李景隆撇著嘴回了他一個字。
“好了好了,眾卿不要吵了。眼下,燕王拒絕了朕議和的條件,眾卿家以為,眼下該如何是好?”朱允炆眼見自己人先吵個不可開交,只好出來打圓場。
李景隆立即道:“請誅三奸!”
方孝孺道:“一道長江,可當十萬雄兵,江北船隻早已遣人盡數燒燬,北兵再如何勇武,還能飛渡天塹不成?況且天氣蒸熱,易染瘟疾,只要我們堅守長江,不出十日,燕逆必然退卻。若他敢以竹伐小舟悍然渡江,在我朝廷水師面前,徒然送死而已,有何可懼!”
朱允炆遲疑道:“然則,可派何人為將,領水師拒敵於長江之上呢?”
兵部侍郎廖平出班奏道:“陛下,都督陳暄,原領便是水師兵馬,京營水師俱是他的舊部,值此危急時刻,唯有陳暄領水師出戰,方可抵敵燕逆的氣焰!”
方孝孺聽了不覺有些猶豫,陳暄是徐增壽舊部,原先就因為擔心他轉彎抹腳地與燕王有關係才削了他的軍職,讓他領軍……不過,這四年來,他施政也罷、薦人也罷,幾乎是次次出錯,那點自信心早就損失殆盡了。水師自有水師的打法,換個不習水戰的將領軍肯定是不行的,陳暄是兵部侍郎舉薦的,應該差不了,自己手中沒有合適的人選,如果再次舉薦失當,那可真的是眾怒難犯了。
想到這裡,方孝孺沉默不語。
朱允炆見方孝孺沒有反對,便頷首道:“好,馬上傳旨,讓陳暄領水師,列陣長江,北拒燕軍!”
第399章 趁火打劫
“快走!”
夏潯拉住茗兒的小手,拼命地奔跑著,可惜海灘上沙土鬆軟,後邊幾個倭人赤著雙腳,因為身子矮小,所以連縱帶竄的,彷彿青蛙一般,速度卻極快捷,兩人穿著靴子可就跑不快了,尤其是茗兒小丫頭,終究不擅長跑。
一個倭人手舉長刀興沖沖地追上來,嘴裡嘰哩呱啦也不知喊些什麼,估計翻譯成漢語就是“花姑娘,大大滴漂亮”一類的話兒。
夏潯眼見那倭人越追越急,突然一推茗兒的後背,把她送出三尺,身子往下一伏,一個旋身,兩手沙土便揚了出去。
那正饞涎欲滴地緊盯著茗兒的倭人見夏潯一身尋常百姓衣服,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這些百姓見了他們只有逃命的份兒,還沒見過幾個敢憤起反抗的,所以他的注意力全放在花姑娘身上了,結果一蓬沙土劈面撒來,眼睛迷了,嘴巴里也灌進了一把沙子。
那倭人氣得哇哇大叫,手中一把日本刀舞得風車一般,還沒等他眨動雙眼恢復視線,後腰便被狠狠跺了一腳,雖然他底盤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