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2/4 頁)
搶不誤。倭國以前對他們的惡行睜一眼閉一眼,是因為他們搶到的東西,是倭人想要而無法得到的東西。
如今倭人可以名正言順地得到的東西,日本國的朝廷也不會容忍他們爭利的。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日本的一些大名、守護,也有授意他們的武士冒充海盜來搶劫,日本國打擊海盜不力,除了上一個原因,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官匪一家。
而今,日本國得到我朝允諾通商,在此其礎上,我若再能施加壓力,讓日本國政府在剿匪一事上進行情報和軍事上的配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打擊倭寇,阻斷他們的兵員補充,打擊他們的海盜窩子,讓他們成為一群喪家之犬。”
茗兒淺淺笑道:“喪家之犬,往往更加兇殘。如果不能打掉這些兇殘倭寇的氣焰,讓他們元氣大傷,實力受損,那麼以上措施就成了無用功,少則一年,多則五載,他們就能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夏潯道:“不錯,所以,我不可能全部寄望於倭國政府。我向皇上請求授予我五省總督,自組新軍的目的,就在於此。我們必須得爭氣,必須真的打勝仗,倭寇的主力,自然只能由我們來消滅!”
兩人這一問一答,梓祺和小荻完全插不上嘴,謝謝雖然能聽懂字面意思之下所喻種種,卻也表達不了什麼意見。她的智商絕對不低,問題是她不是武臣世家出身,徐茗兒所能接觸、掌握、瞭解的東西,以她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東西。
那是涉及政治、經濟、外交、軍事這些層面的東西,沒有一個傑出的女賊需要去學習掌握這些,所以她聽得懂,卻給不了什麼意見。
茗兒凝視著夏潯道:“那麼,國公如今最為難的,是甚麼?”
夏潯也凝視著她道:“要重挫倭寇,就得需要一支強軍。”
“國公以為,誰比淇國公更能打呢?”
“郡主,打倭寇,最能打的不見得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未必是最能打的。一支縱橫天下的鐵騎,拉到叢林裡面只能任人宰割。叢林中神出鬼沒之輩,拖到船上去,也只能任人魚肉。”
梓祺忍不住道:“你們在打什麼啞謎?”
夏潯笑道:“我在請郡主幫忙。”
“郡主有辦法?”
梓祺兩眼放光,立即拉住茗兒的手,說道:“郡主有辦法,還要幫幫我家相公才好。他這人就是好逞能,可是皇上都已點了頭,還能再打退堂鼓不成?”
郡主笑道:“姐姐客氣了,國公說笑呢,我一個女孩兒家,于軍國大事上,哪能幫上國公什麼忙。不過,我徐家久在江南,家父昔年又是軍中統帥,若是讓我幫著想想有誰適合去幫國公打這一仗,我倒是能想出幾個人來。”
梓祺一聽喜道:“那就成了,皇上這麼厲害,打仗還不得指著手下那些武將麼,相公要去剿匪,自然也得找些善戰的將軍幫忙才成。”
茗兒仔細想了想,緩緩問道:“國公可曾聽說過巢湖俞家?”
夏潯搖了搖頭道:“若說北平系的功臣武將,我都瞭解些,於建文舊臣中的武將所知卻不多。巢湖俞家?聽起來也是一個世家了,京城裡從未聽說。”
茗兒道:“那倒也是,因為俞家的人,並不住在京裡,而在鳳陽府管轄之下的巢湖。”
說到這兒,她嫣然笑道:“鳳陽府本就歸南直隸管轄,你這五省總督既然管著南直隸,要調俞家的人來那是再名正言順不過了。”
夏潯忙道:“這俞家擅打水戰?”
茗兒道:“那是自然,本朝俞家,起自河間郡公俞廷玉。俞廷玉本來卻不姓俞,他是武安城(今內蒙古赤峰地區寧城)黃羊川第七渡蒙古欽察部國主後裔,姓玉里伯牙吾氏。其父不花鐵木耳,是元朝東路萬戶府元帥,知樞密院事,敕封武平郡王。
不過,太祖皇帝起兵時,他卻率領所轄水師歸附了太祖皇帝,你也知道,江南多水,而當時爭天下的主戰場就在江南,俞家為太祖皇帝爭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如果說我大明如今最能打的水師將領,必是俞家。此外,由於俞家與水師當中自樹一幟,因此與浙東水師沒甚麼瓜葛。
你如今打倭寇,而且還要出海直搗倭寇巢穴,必得用水師。而浙東水師已經被你得罪遍了,想找一支既能打仗,又與你和浙東水師之間的恩怨毫無瓜葛的隊伍,那巢湖俞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夏潯喜道:“知者不難,難者不知,我這最棘手的問題,郡主一言而解了。”
茗兒輕輕擺手道:“且莫道謝,俞家長女,曾受太祖皇帝御封金花公主,我與她也熟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