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3/4 頁)
要靖的奸臣還沒除掉,他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他要保證自己立場的正義性,就必須得就自己的起兵緣由和皇帝死亡的結果,給天下人一個交待,這個交待就是必須抓出幾個人來,讓他們為起兵靖難和皇帝建文自焚來承擔責任。這幾個人,自然就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些人必須死。燕王是為了要清他們才起兵的,如果他們不死,他們就不是奸臣,他們不是奸臣,那朱棣就是奸臣!
這就是政治,方黃之流不以奸佞的姿態死去,朱棣就要以篡逆的身份活著。
而這些人都是位居中樞的大臣,朱棣唯有以皇帝的身份來處治他們,才是名正言順,才能蓋棺論定。
這些事,朱棣其實想的比紀綱更透徹,他只思索了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利害,於是頷首道:“本王明白,那就……再等兩天吧!”
紀綱心領神會,立即興沖沖地道:“好,那微臣去轅門外,勸那些位大臣回去。”
所謂勸回去,自然是去暗示他們明日再來,朱棣望著紀綱的身影消失在帳口,微微笑了笑:“紀綱這個人,還算能幹!”他又轉向夏潯,目光更趨柔和:“接管錦衣衛的事,怎麼樣了?”
夏潯輕輕一觸懷中那捲畫軸,微微欠身道:“羅僉事自盡了,臣已接管錦衣衛衙門。”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江山未定,人心未定,錦衣衛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飛龍秘諜以後就併入錦衣衛,不過要作為其中獨立的一支秘密力量!你組建飛龍時,用的是化名夏潯,以後,還是用這個名字吧,夏潯,就做俺朱棣的影子!”
夏潯躬身道:“是!”他知道,燕王這是已經開始做稱帝之後的一些安排了。
朱棣略一沉吟,又道:“紀綱此人很是機靈,辦事也合本王的心意,他是你的知交好友,依你的瞭解,這錦衣衛指揮使,他可做得麼?”
夏潯心中登時一震:“燕王要把錦衣衛交給紀綱?我的飛龍隸雖是直屬於皇帝,可名義上卻是隸屬於錦衣衛的,燕王這是未雨綢繆的平衡之道,還是對我起了戒心?”
他不敢讓燕王看到他眼底的陰霾,連忙垂目拱手道:“殿下慧眼,臣也以為,紀綱做這錦衣衛指揮使,是很稱職的。”
朱棣頷首道:“嗯,那就是他吧。官面上的事,總要有個人去主持,本王思來想去,除了你楊旭,也就紀綱合適,你既然出不了面……那就讓他去做!”
夏潯有些疑惑地道:“臣……為什麼出不了面?”
“因為錦衣衛指揮使,最高也只是一個三品的官兒。”
朱棣微笑地對夏潯道:“俺朱棣,是不會虧待自己人的!”
第409章 草詔人選
得到了紀綱的暗示,次日一早,在京文武官員、勳戚公卿乃至以周王為首的皇室諸王,再度來到龍江驛勸進,朱棣自然再次拒絕。第三天,就像洪武皇爺在位時文武百官上朝一般,他們依舊準時、齊整地出現在龍江驛燕軍大營,懇請燕王繼承大統。
依照古禮,這也算是三辭其位了,不要說文武百官已經急了,就是朱棣手下那些將領,現在也都跟餓狼似的,就盼著朱棣點頭呢,到了這一刻,才算是實至名歸了,朱棣便道:“本王才輕德薄,本不當承繼大統,可俺皇考打下這萬里江山,做兒子的總不能為圖一己清閒,舍了祖宗家業不管,既然諸位大人一再固請,本王便也不再推辭了。”
眾文武聞言總算鬆了口氣大氣,朱棣的部將已忍不住歡呼起來,禮部左侍郎董倫、右侍郎孟浮生立即雙雙上前,向朱棣拱手施禮:“那就請殿下即刻入宮,舉辦登基大典吧!”
禮部尚書陳迪也是削藩派,名列奸佞榜,如今已經下了大獄,禮部自然是由他們兩個主持的。
“且慢!”
眾人亂哄哄的正要簇擁著燕王進皇城,後面陡地傳來一聲大喝,眾人聽了不由一怔:“這是何人,此時此地還敢阻擋燕王登基?”不要說百官急了,燕王手下那些大將也急了,眾人扭頭看去,從眾官員後面擠進一個官兒來。
這人約有三十歲出頭、一臉的精神幹練,是個文官,因為品秩較低,所以站在人堆後面,這一聲喊,才有機會上前。有那認得他的,一見才知這是翰林編修楊榮,眾人都瞪著眼看他,朱棣麾下那些武將都攥緊了缽大的拳頭,恐怕他一言不對,就要活活打殺了他。
楊榮趨身趕到朱棣面前,欠身拱手道:“殿下,您是先登基呢,還是先祭祖謁陵?”
“嗯?啊!”
朱棣被他一言提醒,不禁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